尤溫下山的時候,恭恭敬敬的對師父一拜再拜。
作為九大門派之首的華山派的掌門的師弟的親傳大徒弟,尤溫背著這麼長的名頭,此次下山當然被寄予了不少期望。
師父一撫胡須,看著自己的愛徒說:“如遇魔教中人,殺無赦。”
尤溫再拜稱是,順便捋了捋包袱。
這次下山,他個人帶了五十兩銀票,大寧王朝寶桐聚錢莊蓋章戳印,可在各大票行兌換,這屬於師門福利。此外,他不少師兄弟、師姐還讚助了若幹碎銀跟銅錢。
大寧王朝近年來物價飛漲,現今三兩銀子才能換一石米,不過這錢財讓他在山下活個兩三年是夠了。
山路崎嶇,尤溫卻慢悠悠的宛如閑庭靜步。
時值深秋,山中秋意正濃,當然也果實正豐。
尤溫一躍,隨手摘了果子又拿師姐給他準備的月白長衫擦了擦,一咬果然口齒生津。
山下守山弟子見了長老愛徒紛紛上前拜見:“二師兄!”
尤溫報以微笑:“這次離山,恐怕與各位師兄弟許久不能相見了。”
“二師兄這次下山定能揚名立萬,光耀師門!”身高稍長的那人率先奉承了兩句。
接下來,當然是一番自謙還有他許,尤溫抱拳示意,又慢悠悠的離開。
身後,年紀最小弟子的歎息:“尤師兄還是老樣子。”
剛率先奉承了尤溫的弟子辯駁:“尤師兄向來老成持重。”
“我看是老態龍鍾!掌門今年已是古來稀,向來都還是站如鬆坐如鍾走路生風。二師兄今年才十七!如此姿態像什麼練武之人?”小弟子說著,神色又突地由不滿轉向崇拜,小眼睛熠熠生光:“大師兄今年也才及冠,可已是名滿天下‘公子劍’!”
有人嗤笑:“大師兄是掌門傳人,二師兄怎麼能比?”
是啊,怎麼跟那個腹黑帥氣金手指比?走在前麵的尤溫背更駝了。
.
尤溫出生,據說是個孤兒。
彼時已是大寧王朝光太15年。朝廷多年來宦官當政,黨同伐異,各地駐守武將無能,東邊有小島國打秋風,北邊有遊牧民族劫掠,百姓貧苦,流離失所。
那年,還正趕上蝗災。
亂世有英雄,華山派尤劍逸走南闖北行俠仗義,為維護武林正道四處奔波,甚至出北關從傳聞中凶殘之極的草原民族大軍營帳中救出了北關守將程至義。此等大舉一時被武林同仁交口稱讚,連綠林豪傑也是佩服不已,也因其性格剛烈正直,從此稱“烈陽劍”。
烈陽劍,也就是尤溫師父,也不知是否沒給尤溫把名取好,硬是在鐵血教訓下養成了溫溫吞吞的性子。
其他人百思不得其解,尤長老卻明白,當初他把尤溫死人堆裏抱出來時,小嬰孩滿臉是血,肚子幹癟,臉色已青,卻偏偏沒哭,也因此逃過大難。
性由天定,尤長老至少安慰,尤溫的性格肯定也出不了什麼大岔子。
山下小城,儼然是華山派的專屬經濟區,鎮上最大的酒樓華來樓就是華山派產業,由掌門師伯三姑子的外甥經營。
曆代以來,大寧王朝都是實行食鹽專營,各地都設有鹽官管轄,除此之外,華山派在此地盤根錯節,等閑宵小都不敢生事,倒讓衙門裏的捕頭們落的清閑。
尤溫一下山,就被師弟們逮著了。
“師父嚴厲,我們隻能在此送別。”李秋楊敬酒。
尤溫一飲而盡。
“酒肉穿腸過,俠義心中留。”程思秦勸酒。
尤溫一口而幹。
左風豪氣幹雲的一拍尤溫肩膀,先幹為敬:“此次下山,師兄你要多保重,師弟們等著你揚名立萬。”
尤溫再次舉碗,再將碗一翻轉,滴酒未剩。
他們四個,都是烈陽劍的親傳弟子,關係自然親厚些,也因此特地來山下送行。
程思秦問道:“師兄你這次下山打算走何道?”
“先去京師一趟,師父有封信讓我帶給府軍衛都指揮同知林大人。再去洛陽,師姐行走江湖時認識的溫女俠打算嫁人,我得采辦一份私人賀禮送去,然後一路南下,吳師叔在那欠了比銀子,叫我幫他捎去。”
“溫女俠?”左風奇道:“就是那個人稱洛陽第一母老虎的溫小小?她嫁人了?”
尤溫點頭:“據說夫婿是威振鏢局的的孫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