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9章 清朝後妃(15)(3 / 3)

姓名:鄂樂德特氏文繡(又名“蕙心”)

生卒年:公元1909~1950年

民族:滿族

婚配:清末帝愛新覺羅·溥儀

封號:妃

封妃時間:公元1922年

公元1922年,滿族鄂樂德特端泰之女文繡年近14歲,被清遜帝宣統帝溥儀封立為妃。兩年後,軍閥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她隨溥儀被驅逐出宮,數月後移居天津日本租界張園。然而溥儀對她沒有感情,婉容又對她忌妒、虐待,使她十分痛苦,竟多次考慮尋死。

後於公元1931年,她含淚給妹妹文珊寫下遺書,準備自殺。遺書上說道:“姊受專製家庭非人類待遇已九載矣!無日不以淚洗麵,薄命如斯,夫複何言,惟逆來順受、苟延殘喘而已……世界之大,姊之所受壓迫、虐待可為第一,姊之痛史諒吾妹皆知,無用姊再述,我經此慘變,實無顏偷生苟活,自殺之心甚切,況未來危險正多,姊命朝不保夕。若不幸而亡,念骨肉之情,千萬代姊伸冤昭雪,九泉之下不忘大德!姊昨日欲自殺,念及我親愛胞妹又不忍下手,嗚呼!天何待姊如此慘酷耶?”她這次自殺,又未遂。

不久,她勇敢衝出溥儀控製的封建牢籠,並在妹妹文珊的幫助下,竟冒天下之大不韙,破天荒地向清遜帝溥儀提出了離婚。這在當時,簡直是讓人們無法想象的,一時間全國轟動,各新聞媒體及各界人士,皆紛紛參與其中。尤其是潛伏的清朝遺老,多認為皇妃向皇上提出離婚,實屬犯上作亂、大逆不道。於是這些封建禮教的衛士們,便亂箭齊發,對向封建堡壘挑戰的文繡發起了圍剿。如文繡的一個所謂族兄文綺,便向文繡來函道:“頃聞汝將與遜帝請求離異,不勝駭詫。此等事件,豈我守舊人家所可行者?我家受清室厚恩二百餘載,我祖我宗四代官至一品。且漫雲遜帝對汝並無虐待之事,即果然虐待,在汝亦應耐死忍受,以報清室之恩。今竟出此,吾妹吾妹,汝實糊塗萬分,荒謬萬分矣!……汝若執迷不悟,兄縱不能奈汝何,吾恐汝終不免為社會中人唾罵而死也。”

文繡為了自由和人權,對反對勢力毫不妥協,開展了針鋒相對的抗爭。她曾對族兄文綺複信道:“妹與兄不同父,不同祖,素無來往,妹入宮九載未曾與兄相見一次,今我兄竟肯以族兄關係,不顧中華民國刑法第二百二十九條及三百二十五條之規定,而在各報上竟然教妹耐死,又公然誹謗三妹,如此忠勇殊堪欽佩……吾兄教人耐死,係犯公訴罪。檢察官見報,恐有檢舉之危險。至侮辱三妹,亦不免向法院告訴。”

文繡理直氣壯地要求“必要與溥儀法庭相見”的強硬態度,使溥儀無奈地認法。為了不上法庭,不在公眾場合丟盡“皇帝”的臉麵,溥儀便請律師出麵和解。經雙方律師多輪會談與磋商,終於達成了離婚協議,並由溥儀一次付文繡五萬五千元終身生活贍養費。

文繡離婚後,在北京辦了一所小學,並親身任教,直至1950年病逝。終年42歲。她離婚後的20多年,始終未嫁。她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敢於運用法律手段向皇帝提出離婚的皇妃,也是清朝最後一位入宮的皇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