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22年年初,遼朝宰相李處溫、都統蕭幹等人在燕京(今北京)擁立秦晉國王耶律淳為帝,尊號“天賜皇帝”,改元建福,冊妻子蕭普賢女為德妃,降封西逃的天祚帝耶律延禧為湘陰王,建立起了史稱“北遼”的小王朝。
耶律淳隻當了98天皇帝,就在六月重病而死,終年60歲,諡號孝章皇帝,廟號宣宗。遺詔天祚帝之子秦王耶律定為帝,蕭斡秘不發喪,率兵入宮,召集百官,商議擁立普賢女為皇太後,權理軍國事。普賢女遂在耶律淳柩前即皇太後位,改元德興。
普賢女上台後,晉封蕭斡為於越王,剝奪了李處溫擁有的都元帥之職,並誅殺了他這個大貪,使得人心大快。
鎮守易州(今河北易縣)和涿州(河北涿縣)的漢人將領高風和郭藥師投降了宋朝,為宋朝打開了進軍燕京的道路。宋徽宗見有機可乘,命劉延慶為都統製發起了第二次進攻,打到蘆溝橋南岸。普賢女用計嚇退了宋將劉延慶。
南邊的威脅稍稍解除,來自金兵的威脅卻愈益嚴重。十一月底,阿骨打親領金兵開到居庸關下,突然發生地震,山崖崩塌,守關遼兵被壓死過半,餘者不戰而潰,金兵順利進關。
普賢女得報,連夜打點行裝車帳,率蕭幹、翰林承旨耶律大石等人出城,揚言迎敵,實是逃跑。她帶軍剛剛走出50裏,燕京就陷落了。普賢女君臣在耶律淳死後慘淡經營了半年的北遼就這樣垮了台。
普賢女和耶律大石此時都對天祚帝抱有一定的希望和幻想。在她失敗後,她便很自然地認為,天祚帝還是具有一定號召力的。而且天祚帝或許會在慘痛失敗的教訓下,頭腦清醒起來,複國圖治。她於是不顧自身安危,毅然決定投奔天祚帝。
然而,實際上天祚帝早就對耶律淳的稱帝氣急敗壞了。耶律淳隻是把他降封為湘陰王而已,他卻下令把耶律淳和普賢女貶為庶人,並把普賢女改姓“虺氏”(虺hui,古書上說的一種毒蛇)。眼下普賢女落難來投,他豈甘休?於是,公元1123年年初,普賢女好不容易在天德軍(呼和浩特市東)找到天祚帝之時,天祚帝毫不留情地把她殺了。
西遼
姓名:蕭塔不煙
生卒年:?~1150年
民族:契丹族
婚配:西遼德宗耶律大石
封號:皇後
封後時間:公元1131年
尊號:感天皇後(初尊為“昭德皇後”)
耶律大石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第8代孫,中過進士,官拜翰林承旨,因契丹語稱翰林為林牙,所以人們習慣地稱他為“大石林牙”。後來大石離開朝廷,擔任了泰、祥二州刺史和遼興軍(今河北盧龍)節度使。耶律淳建立北遼時,遼興軍正在其轄下,大石就成了北遼的官員。北遼滅亡後,大石隨皇後蕭普賢女投奔天祚帝。天祚帝殺死普賢女,雖然赦免了大石,但並不信任他,不僅不采納他的意見,還派人監視他。公元1124年夏,大石被迫出奔,另覓出路。
後來,大石一行得到了北地鎮州18個部族的支持。大石遂自立為王,冊封妻子蕭塔不煙為元妃。此後繼續西進,曆經千難萬險,抵達原喀剌汗國的領地。公元1131年,大石在文武百官擁戴下登上皇帝寶座,號稱“葛爾罕”(意為眾汗之汗),又上漢文尊號曰“天祐皇帝”,改元延慶,冊塔不煙為皇後,尊號“昭德”。定都巴喇沙袞(今新疆伊犁河西,後改名虎思斡爾朵),統轄今我國新疆和蘇聯中亞地區,正式建立起了與南宋、金、西夏等政權並立的西遼王朝。
公元1143年,大石病死,因兒子耶律夷烈年幼,遣命塔不煙權理國事,塔不煙改尊號“感天皇後”,南麵稱製,次年改元鹹清。
塔不煙辦事果敢,性格百折不撓,並與契丹婦女一樣精於騎射。公元1144年年初,金朝得知大石的死訊,派武義大夫粘割韓奴前來窺察西遼的虛實。粘割韓奴進入西遼境內不久,恰好遇上了正渾身披掛在曠野打獵的塔不煙。雖已過去了20多年,但金兵在遼朝故土的橫暴行徑使塔不煙永遠難忘,眼下見到這個女真裝束的不速之客,埋藏心底的仇恨驀然而起,厲聲喝問:“你是何人,敢不下馬?”粘割韓奴趾高氣揚地說:“我乃上國欽差,奉天子之命來招降你,你該下馬聽詔。”塔不煙說:“你單騎而來,難道是想費什麼口舌嗎?”命人上前,將粘割韓奴拉下馬來,逼他跪下。粘割韓奴還硬耍威風,掙紮著破口大罵。塔不煙怒不可遏,張弓射殺了他。
塔不煙於公元1150年去世,共稱製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