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臨城下,戰火滔天。
這一年是北遼國新皇蘇弘登基後的第五個年頭,史稱元靖五年。後世研究四國時期的史學家們給這一年起了個優美好聽又貼切的名字:永夜之年。
永夜,永遠的黑夜。所有的希望和光明就像是被烏雲遮住的天空,黑壓壓的裹起了人們心中最後的美好夢想。各處的混亂,征戰,從六歲到六十歲的所有男人都拿起了家裏的菜刀和鍋碗瓢盆自發的衝上戰場,那時根本就沒有明確的第一戰線,隻要出了房門,哪裏都是戰場,處處都是前線。孤苦的婦女顫抖著抱著被子坐在床上,眼睜睜的看著無數目露凶光的男人踢爛房門衝進來搶了家裏所有的值錢物件以及能夠當武器用的東西,甚至,有人直接奸笑一聲朝她撲過去,完事之後毫不留情的殺了她繼續闖入下一家。年邁的老奶奶領著自己年幼的小孫子,蹲下顫巍巍的身子,拔起地上一根枯黃的已經看不出物種的雜草,苦澀的笑著對小孫子說:“來,奶奶吃一口,你吃一口……”
人們都發了瘋,長久的壓迫讓老百姓變成了崇拜血液的怪物,不分鄰裏不分親戚,不是你的菜刀砍我的胳膊,就是我的鐵鍋砸了你的腦袋。那個年代就像是上帝的手輕輕按下了絞肉機的電源,轟隆隆的聲響中,無數人呻吟著叫喊著衝向盛大的死亡,無知無畏。隻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四國的總人口損失了近六億,將近一多半的貧苦百姓、奴隸和農民死在戰場上,農田裏顆粒無收,絕望的氣氛籠罩在每一個人的心頭,久久不能消散。叫喊聲、怒罵聲、呻吟聲、嘶鳴聲,所有的聲音隨時隨刻的響徹在耳邊,就像是身處濃鬱的黑夜之中,看不見來路,看不見去往,隻能聽見身邊不知名的人痛苦的吼叫,仿佛永遠都無法停止。極少數到了這時還保持著一絲天真的人們輕輕閉起自己的眼睛,雙手交握在胸前默默禱告:祈求上蒼讓黑夜快點過去,如果這是我們必須經曆的懲罰,那麼我們已經完全認識到自己犯的錯了。求您,請賜予大地光明吧!
……
後世研究四國時期的史學家們都同意這樣一個觀點,引發元靖五年這一場長達一年的混戰起因,早在在元靖二年就已經埋下了伏筆。史學家們的筆鋒如矛頭一般的指向一個血淋淋的名字:南丞皇帝孟昭。
元靖五年年初,南丞國結束了自元靖二年起長達三年的內亂,一直以來統治南丞國的皇族趙氏終於在民眾的集體默許之下被拉下了龍椅,取而代之的是發動政變逼宮的起事人孟昭。
孟昭,南丞國上將軍孟峰之子,自幼聰穎懂禮,南丞皇帝其特許入宮陪伴皇子公主們讀書練武,所以他和南丞國的皇子公主們可以說是青梅竹馬相伴長大的,彼此之間感情十分深厚。隨著歲月的流逝,孟昭的才華越來越清晰地展現在眾人的眼中,最讓眾人吃驚的是,十八歲的那年,他拒絕了父親孟峰為他向南丞皇帝討個官位的建議,反而報名參加了當年的科舉。
南丞腐敗,當朝官員之子早就不再參加科舉,隻需在朝為官的父親一句啟奏便可封官,可這個孟昭卻執拗的不顧所有人的阻攔去參加了科舉,最後竟然抱得狀元歸。南丞皇帝趙榮十分喜愛孟昭,幾乎是把他當做自己的晚輩疼愛,這樣一來,更加的欣賞,直接便封了孟昭做太尉,詔書當庭下達,不容拒絕。
十八歲,少年拜相,意氣風發可想而知。孟昭一夜之間便成為了南丞國無數待嫁少女心中最期望托付終身的男人,在這個早已腐朽不堪的南丞國,擁有這樣的一位年少卻才華橫溢的太尉大人,幾乎給所有的南丞人心中都注射了一針強心劑。可就是在這個所有人都重新充滿了希望的時候,南丞皇帝趙榮做了一件事情,直接加速了這個從表麵上看已經逐漸恢複昔日繁華的南丞國的滅亡……
“來人哪,傳旨!”南丞皇帝拿著玉璽在聖旨邊角狠狠地按下,呼喚傳旨大臣的時候,他的眉眼都帶著笑。這大概是南丞皇帝近一年來最開心的一件事情,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明天的這個時候,帝都就要有一樁喜事了。
南丞的宮殿有一個很明顯的特色——很高很長的台階。深紅官服的傳旨大臣雙手高捧金黃聖旨,腳步匆匆走下九百多級台階,總給人一種莊嚴宏偉的感覺。傳旨大臣保持著恭敬的動作一直走到孟府門口。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有紅錦香珩公主,朕之六女也,係皇後所出,毓質令名,淑慎嫻靜,才學獨擅,應為南丞公主之表率。旦夕承歡皇太後與朕躬膝下,太後與朕疼愛甚矣。今其年已豆蔻(15歲),適婚嫁之時。朕承聖母皇太後慈旨,於諸臣工中擇佳婿與愛女成婚。聞太傅孟昭,為名門世家公卿之子,文武雙修,才德實匹,更與香珩公主親昵已久,經宗人令報奏,廟卜得吉後,朕躬親下此旨為賀。
特賜封戶兩千,家奴五百,待有嗣後蔭子雲騎尉,以彰喜慶,百官休朝三日,帝都歡慶三天,以為普天同慶!宮中另賜金珠首飾八十件,妝蟒四十匹,各色綢緞一百二十匹,四季的衣服一百二十件,及沉香衣櫃六套,以為菲儀之助。欽此。”
下詔的大臣在孟府的大堂中洋洋灑灑的宣讀了南丞皇帝的旨意,大臣的麵前恭恭敬敬的跪了一地孟府的大大小小,上將軍孟峰和太尉孟昭就跪在最前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