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捷列夫從托博爾斯克中學畢業後,他下一步該往何處去呢?父母當然為兒子有這樣的天賦(fù)和品質而感到驕傲,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個輝煌的前程,他們期待著心愛的兒子能夠繼續接受高等教育。

然而,家裏發生的一些變故幾乎使門捷列夫繼續求學的夢想成為一個泡影。1847年秋天,雙目失明的父親因患(huàn)肺結核匆匆離開了人世。幾個月後,家中的頂梁柱、母親在家務上的得力助手,門捷列夫的大姐阿波琳娜亞麗也去世了。而母親所經營的玻璃工廠因經不起市場的衝擊也麵臨著危機。

母親經營的玻璃工廠突遭火災,結果這個靠母親嘔心瀝血嘔心瀝血:形容費盡心思。維持下來的工廠在頃(qǐnɡ)刻間被夷為平地,整個工廠都化為了灰燼。這樣,全家人的惟一經濟來源就斷絕了。

但,眼前這一切並沒有動搖母親的初衷——送兒子進入大學,把他培養成一個對國家、民族有貢獻的人。門捷列夫因為眼前家庭所發生的種種不幸,也變得穩健、成熟多了。他更加體驗到母親對自己的期望是那樣的迫切,於是他的學習更加勤奮了,他的心中似乎有著無窮的動力。

堅強的母親安排好其他子女的生活之後,就變賣了家產,打點行裝,帶著門捷列夫和尚未出嫁的小女兒葉麗托維塔,告別了故鄉托博爾斯克鎮。他們坐上馬車,趕往俄羅斯帝國的首都——莫斯科。

母子三人風雨兼程,懷著滿腔的熱情來到了莫斯科,而莫斯科卻用冷冰冰的態度來迎接遠從千裏之外而來的他們。事情很簡單,根據當時莫斯科大學的招生簡章規定,它隻招收莫斯科學區內的中學畢業生,而門捷列夫所畢業的那個托博爾斯克中學屬於喀山學區,門捷列夫隻能報考喀山大學。

母親瑪麗亞為了把兒子送進理想的莫斯科大學深造,不得不在莫斯科四處奔波,她挨個尋找丈夫昔(xī)日的好友,求自己娘家的幾個兄弟,讓他們幫助門捷列夫能夠參加入學考試;最後,她還找到了當時的教育部長。但這一切努力都無濟於事無濟於事:對於事情沒有什麼幫助。。她決定到彼得堡去試一下,因為那裏有丈夫生前的許多好友,那裏也是俄羅斯的文化重鎮,有多所著名的高等學府。

1850年春天,母親瑪麗亞帶著兩個子女風塵仆仆地來到了彼得堡。

母親一連數日在奔波,她為了兒子能夠進入高等學府完成學業傾盡了所有的心血。

經過準備,門捷列夫不孚眾望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醫學院。這個消息讓家裏人足足高興了幾天。

剛入學不久,門捷列夫聽輔導老師說要安排解剖課,心裏就發怵(chù)了,考入醫學院自己麵對的就是這些!與兒時到工廠裏玩看到的景象,產生的疑惑,相距真是太遠了。門捷列夫雖然內心對醫學沒有強烈的興趣,但他平常堅持要去上解剖課,看看自己到底有沒有發展的潛力。

等門捷列夫來到解剖室,他禁不住打了個寒顫(chàn)。當他看到停放的屍體時,門捷列夫內心默念著給自己壯膽的話,和同學們站在一起,看老師進行示範講解。突然,一灘(tān)殷紅的東西映人眼簾,那是血!門捷列夫趕忙扭過頭,但已經來不及了。這種強烈的刺激已使得他暈倒在地,幸虧有幾個同學在他身旁,攙扶著他把他送到門外休息一下。可門捷列夫無論怎樣調節自己,還是感到強烈的惡心和頭痛,渾身無力,好像馬上就要倒下去的樣子。

門捷列夫回到了家,他的狀態還是沒有調整過來。母親勸慰了門捷列夫幾句,希望他能好好麵對困境。門捷列夫也極力地克製自己,可是第二天等他一踏入解剖室的大門,連半分鍾也堅持不了。事實證明,門捷列夫天生就不適宜從事醫學研究工作。

母親又得為兒子入學的事奔波了。

最後,母親在好朋友彼得堡師範學院院長的幫助下,從教育部獲得了一個特批的機會:隻要門捷列夫能夠通過各種考試就可以入學。門捷列夫終於抓住了稍縱即逝的機會,重新點燃了步入科學研究殿堂的希望,他以優異的成績被彼得堡師範學院物理數學係錄取,並得到了政府特殊津(jīn)貼——學雜費、膳(shàn)宿費全免的待遇。這樣,門捷列夫就可以安心地在彼得堡讀書求學了。

門捷列夫在彼得堡師範學院學習,真可謂是如魚得水如魚得水:比喻得到跟自己很投合的人或對自己適合的環境。,他在知識的海洋中汲(jí)取著各種營養。

這所大學隻有100餘人,從屬於著名的彼得堡大學,所以這裏的大部分課程由彼得堡大學派來的教師來講授,其中有許多著名的科學家。由於學生人數少,學生可以與任課的老師朝夕相處,他們可以在一起隨時隨地切磋(cuō)學問,這使得學生進步很快。

在這裏,最令門捷列夫感到欣喜的還是他的幾位老師,正是他們把門捷列夫帶入科學研究的神聖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