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0年代,這導致在工人和管理層之間形成了製度性的對立關係。今天仍然有不少美國企業被這種關係所困而難以脫身。
不過,斯隆的控製和激勵措施使通用汽車公司成為20年代美國最成功的工業企業,所有的人都想在這裏找份工作或者尋求發展的機會。雪佛蘭汽車公司的總裁威廉·克努森生動地回憶了通用汽車公司與福特汽車公司在氛圍上的差別:
從那個被認為是最有效率的工廠(羅格河生產中心)來到這裏,我所看到的就是這樣。我沒有看出設備和建築方麵有什麼重大的不同,也沒有看出工具和產品質量上有多大差距;但是我發現人們對待我的方式很不一樣。大家都對我說“你好”。我有很久沒有見過這樣的事情了。如果我走到一個工人跟前,問:“你在幹嘛?”他就會詳細給我介紹他的工作情況。
這裏上下都充滿了一種安全感,是我以前沒有注意到的。
這種情況在新的十年和大蕭條時期將發生巨大的改變。
員工的騷亂
隨著20世紀20年代漸進尾聲,阿爾弗雷德·斯隆坐穩了他的頭把交椅,通用汽車公司則不僅在汽車業舉足輕重,就是在整個企業界也是叱吒風雲。斯隆的數字很能說明問題。淨銷售額已經從1921年的30 450萬美元增加到1929年的15億美元。同期純收入則從1921年的虧損3 870萬美元增加到1929年的24 830萬美元。
這真是企業曆史上最重大的轉折和最徹底的轉變。比利的“孩子”已經長大了,而斯隆成了企業界中的梟雄。不過,通用汽車公司的日子並不像其資產負債表那樣美好。
隨著大蕭條的到來,自比利悲慘地離開以後,在員工中逐漸培養起來的信任似乎煙消雲散了。舉國上下都是如此,大企業尤其明顯。正如哈羅德·埃文斯在1998年出版的《美國人的世紀》一書中所說:到了1932年,有1/4~1/3的美國工人失了業。1940年以前,隻有一年失業人數是低於800萬的。國民生產總值減少了一半還多。1/4的農場主失去了他們的土地。在富饒的西部大地上,美國夢正在破滅。還有更糟糕的。
通用汽車公司高級管理人員以下的員工也遭受著痛苦和打擊,因為各個子公司都在裁員。按照布朗的標準量公式,許多工廠完全停產;但是最有效率、最關鍵的工廠還在加班加點地運轉,並且加快了總裝流水線的速度,卻沒有增加員工或者設置新的崗位。
阿爾弗雷德·斯隆很快就被妖魔化了。左派人士指責他利用大蕭條牟取暴利:斯隆自己的數字的確也證明了這一點。通用汽車公司是大蕭條時期唯一沒有虧損的汽車公司。除了1932年以外,每年的利潤率至少在10%(照今天的標準也是夠高的),盡管銷售低迷,產量也減少了。斯隆的管理團隊通過抑製競爭、擴大市場份額,為以後更加驚人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20世紀30年代早期,當汽車工人聯合會的組織者出現在通用汽車公司的工人中間的時候,斯隆的管理團隊作出的反應是向工廠的經]裏們提供催淚瓦斯和武器,並部署反罷工間諜:亨利·福特也采用過這種政策,並且運用到了極致。當通用汽車公司的費希爾車身廠2號車間的工人們於1936年12月29日在崗位上靜坐並將自己反鎖在車間時,衝突終於爆發了。次日,也在弗林特的非常重要的2號車間被迫關閉。
兩周之內,警察試圖阻止為罷工工人送飯的家人和支持者時爆發了流血衝突。公司召來了國民警衛隊,並尋求法院的禁止令。因為弗林特工廠是提供關鍵部件的,所以通用汽車公司全部的生產車間不得不停產。隨著緊張局勢的加劇,每方都出版各自的報紙,指責對方背叛。
羅斯福總統的勞工部長弗朗西斯·珀金斯(第一位擔任內閣職務的女性)以總統的名義直接跟斯隆交涉。在現存放於哥倫比亞大學的巴特勒圖書館中的一份口述曆史文件中,珀金斯回憶了她私下會見斯隆並得到他有關會見汽車工人聯合會的承諾的情況。她還回憶說,當天晚上吃飯的時候斯隆曾經打來電話,話語粗俗,很不紳士。她這樣講述談話的情況:珀金斯:你是個流氓、惡棍,斯隆先生。你不配被當作一個體麵的男人。
斯隆:你不可以這麼對我說話!我身價是7 000萬美元,全都是我自己掙來的!你不可以這麼對我說話!我是阿爾弗雷德·斯隆!
珀金斯:你難道沒有聽說過富人們都是什麼下場嗎?那就跟駱駝想穿過針眼一樣。如果你有7 000萬,那錢會把你淹死的,斯隆先生。
它能把你吞沒。看在上帝的份上,不要再給我提它了。那樣會使你的形象更糟糕的。
照珀金斯的說法,斯隆馬上就掛斷了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