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階圖
巽下一陰,與坤三陰一體也。陰沉滯,而陽升騰。初附二陽而升,三陰又與之一體,故有允升之象。允者,言見信於人。坤用事於亥,而亥亦木之生,而未成形者也。至於子位,則震居坤下。震,亦木也,是木之始根芽耳。若巽居坤下,則有二陽,非若震之一陽始萌,故曰《升》也。《升》居醜位,及乎卯,則木王矣。外卦以位言也,而五天位,是不可以階升也。然貞者,正也。堯、舜、禹、湯升天位以正,如升平階。苟不以貞,寧兔於顛躋乎?
困羨華葛萬株木圖
《困》之為卦,屬乎九月兌氣用事,而臨於戌土;澤水為土所壅,故《大象》日:澤元水,困。卦因兌、坎相重而成,兌正秋,而坎為冬。兌之一陰,象乎始得秋氣,而蔓草未殺,故為葛萬之困。六三則秋冬之交,蔓草葉脫而刺存焉,故為羨華之困。若初六則坎之下,正大冬之時也,蔓草為霜殺而靡有孑遺,所存者株木耳。此《困》卦三陰爻故。#1係以草木之象。
井鼎水火二用之圖
《井》以陽為泉者,水因天一之陽而生也。坎中之陽出於北方寒泉也。北方生寒,寒生水之義。巽之二陽,一在地位,趣下而入是穀,而非井矣;一陽雖在人位,居梵之下,汲之不及,又曾不若五爻浮溢於梵上也。井欲溢而鼎戒盈,此德與器之辨。《鼎》卦鉉、耳、趾皆全,而趾欠其一,所以初爻言鼎顛趾,言鼎倒而趾在上也。下一陰,反有兩耳之象。五曰黃耳,以別初爻焉。
革爐翰鼓鑄圖
《革》雖有鼎鬲革生為熟之象,然以爐精之象為正,蓋以離火鼓鑄兌金,而金從革也。革而後鼎者,以鼓鑄而成鼎也。夏後氏鑄鼎,而湯、武因之,以寶其器,故有湯、武革命之象。
震動心邊圖
《震》之六爻,初勸以戒懼而後言笑,二又戒以喪貝而勿逐,是欲內元妄動於一心,而外元貪其利也。三則言蘇蘇,是欲人修慝辨惑,元終入於迷塗,皆動心之要也q外卦論動之邊,喪,表事之成;上言征凶,戒事之敗。
艮背象圖
《艮》象言輔、頰不言口,言身不言腹,言夤、限不言臍,有背麵而立之象,故日:艮其背。統一卦觀之,下不分其腓、趾,上不別其身、輸,四陰排布,宛有背骨狀。上一陽為肩膊,中一陽而為脊膂,脊膂取其貫中而已。《艮》之九三,《艮》之主也,以陽居陽,其性躁動,譬之腰焉。。罄折行止運動,實擊於心,係之以薰心之象。六二以陰居陰,其性靜矣#2故有腓象。心欲動而腓不舉行,安有快意乎?故聖人又係之以其心不快之辭。
鴻漸南北圖
《漸》卦,下艮上巽,當正月立春後、鴻漸來之候,故六爻皆係以鴻也。鴻者,隨陽之烏。而艮、巽限乎子午之陽,方係之以鴻,豈不宜哉?三居艮卦
之上,上居巽卦之上,是南北二陸也。三以一陽限於群陰之問,當鴻雁北來之際,烏獸將孳尾之時,故有夫征婦孕之象。又與四氣交於人位,故孕也。若五與二,一居於天,一處於地,遠應而雌雄有別,故不孕耳。
歸妹君娣袂圖
震為蒼食竹,下實上虛,筐象也。《歸妹》卦與《泰》相類,而人位二爻兩相交互,有掩袂象。夫一身左陽而右陰,陰陽之交如兩袂之交也。娣,位乎下,其畫陽也;君,位乎上,其畫陰也。《易》以陽善而陰惡,陽貴而陰賤,此君之袂不如娣之袂,蓋以女行非正也。其卦乃遷東方之陽,以就西方之陰,是震氣入於兌,木為金所克製,故必月幾望而後吉。若征則凶,元所利者,以行不以正也。
豐日見鬥圖
伏羲畫震於束,而置離於南方者,表少陽之氣動於束方,太陽之明盛於南方也。文王以震重離,遂名曰《豐》,言少陽之震運至於南方,合太陽之離明,而為豐盛耳。所以文王於《豐》縣,明盛極必衰之理,曰宜日中;於《豐》爻,明明極必昏之理,日日中見鬥與沬也。文王所擊卦爻之辭,惟日與鬥也。孔子之《象》,遂論及月,何哉?蓋《豐》卦在五、六月之交,日在柳宿之度,而鬥指午、未之分。柳宿之度,實通三辰,故有見鬥之理也。
旅次舍圖
六二以中道,遂懷資得僮仆。九四以剛柔相濟而有應,遂得資斧。皆近利,不若六五也。離之所以明者,順以行其智也,故日畜牝牛吉。上九之喪牛,是喪其明也。《旅》當《央》之後,《乾》之前,陽盛皆客氣,所以反日《旅》也。上九得勢而主權者,寄一身於炎炎之上,不知有焚巢之禍。九三趨炎而躁進,不知有焚次之災。六二、九四雖以柔道而旅,或懷資,或得斧,獲利於時,而二必以身而後免過,四之心尤不快也。豈非戒旅以求利之事乎?若六五者,始以離雉有文明之美,而射之,而亡其矢,而不獲,是道之不行也。
巽林下圖
《巽》以陽為林簣,而以陰為林足☆者,以豚下有足之象,四陽行則有簣之象。九二林之束壁,而上九肺之西壁,故皆雲《巽》在狀下,以林足附之也。九五即《乾》之九五,為龍飛,而為虎變者也。飛龍為甲,虎變為庚,是亦一氣之變更耳。上九喪斧,剛過也。九二用史、巫,剛中而未得位也。九三之頻蹙,又元位而失中也。由是觀之,則權以有位而得中者行矣。非九五,而誰乎?
兌象圖
《坎》之初六,主。於冬至。《離》之初九,主於夏至。《震》、《兌》之初,則主於春、秋之分也。故以,《兌》之下二爻陽氣尤盛,為七月之象;中二爻陰陽中分,為八月之象;上二爻陰過於陽,為九月之象。此《兌》卦所謂四爻言商兌,以見《震》角、《離》徵、《坎》羽之音;五爻言孚剝,以見《震》、《夫》、《離》、《詬》、《坎》、《複》之理也。
渙躬圖
一陽生於子,而六陽亢於巳。子屬坎,巳屬巽一,以巽重坎,所以為《換》。渙者,散也。卦氣當夏至後、大暑之前,是陽氣散於外也。陽雖散於外,而有生生不窮者在其中,是坎中一陽也,人之元氣似之。陽主氣,陰主形,一陽散於外,故言汗、血。二陰分於中,故古。群、躬。躬分而為四支,群分而為五髒、六腑形也,是皆元氣分散而成也。元氣出於坎水,是為天一之精,蒸而為汗,流而為血,以養四支、五髒也。
節氣圖
《兌》之一陽下泄,有戒慾之象。《坎》之一陰上缺,有戒嗜之象。戒慾,故雲不出戶庭。戒嗜,故雲甘、苦之味。初爻變,則為《坎》。天一之水,是為真精之原,君子能慎密不出,閉其精戶,是得養生之要。《坎》二則火也,門庭者是開竅為心也。心之火貴下濟於水,心之明貴出而外明於物,’不出則失中道,亦戒慾之義也。三言嗟者,悔歎而不節。四言安者,安於能節,是皆明告利害所在也。養生之道,與《渙》盡之。
中孚小過卵翼生成圖
《中孚》生陽,羽族卵生也。《鹹》卦生陰,血肉之物胎生也。故《中孚》為生陽之始,《小過》為陽生之成。烏雀四時生卵,而春盛,故為立春之象,冬至之卵焉。《中孚》有烏卵之象。烏炎上之性,必以豚魚而後吉。水,北方子位。,豚魚之地也。《小過》飛烏離之凶者,由束行而中,南方之網罟也。網罟取離陽,至離而太盛,陰氣生矣。
既濟未濟合律之圖
黃帝之律呂,分為乾、坤,配為坎、離。乾、坤即分六陰、六陽,坎、離則成《既濟》、《未濟》。坎中之陽,將升而至於仲呂,辟卦為《乾》,是謂《乾》盈九不見其首。離內之陰,已入於坎,至於應鍾,辟卦為《坤》,是謂《坤》虛十以導潛龍之氣。《既濟》之首,《乾》之首也。《未濟》之尾,《坤》之尾也。《乾》尾續於《坤》尾,九而後十也。《坤》首繼於《乾》首,二而先一也。皆自然之理。
方以類聚圖
坎,北方也,乾以水之成數類聚於西北。震,束方也,艮以木之成數類聚於束北。離,正南也,巽以火之生數類聚於束南。兌,正西也,坤以金之生數類聚於西南。故八卦各以其方而類聚。
物以群分圖
天下之動者不能直,偏於陽也。
天下之植者不能動,偏於陰也。陰陽之物,以是而群分。惟人為能動而直,能植而動,所以得陰一陽之全,固能靈於物,而為之覃分也。」參伍以變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