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尚說:“崇侯虎雖然倚仗紂王恩寵,作威作福,貪得無厭,暫不可伐。今紂王既已授弓矢斧鉞,征伐大權,可打著尊商旗號,先伐犬戎、密須、耆國。鞏固後方,擴大西方疆域,然後東進。”
西伯侯說:“如今紂王不疑西岐,並授權征伐,我等應抓住機遇,擴大政治影響,擴大地盤,爭取人心。便依丞相所言,孤親征西戎各方國,表示報紂王假以斧鉞之誠意。”
於是,姬昌向西北、西南用兵,為最後剪商掃除後顧之憂,用一年時間,征服了西北方的西戎(在今陝西鳳翔以西一帶),又用一年時間征服了混夷(在今陝西岐山、鄰縣一帶),和涇水上遊的密須(在今甘肅靈台西部)、阮(在今甘肅涇川縣東南)、共(在今甘肅涇川縣北)等方國部落。然後,又用兵西南伐蜀,為“剪商”大業奠定了鞏固的後方根據地。稍事休整之後,姬昌揮軍東渡黃河,侵入河東河內地區。又用一年時間,攻伐耆國(在今山西黎城)、邗(在今河南泌陽)等商朝的附屬方國。形成進逼商都朝歌的戰略形勢。
姬昌以“受命侯伯’’自居,四處征伐異己勢力,影響越來越大,引起朝歌有識之士的警覺。
大夫祖伊奏道:“西伯侯姬昌假君王斧鉞,得專征伐,西征東討,如今耆國已經被他征服,西岐一天比一天大,不斷東侵,依臣所見,西伯侯姬昌圖謀不軌,誌在滅商,形勢很危急了。如果老天爺不保祜我們,商朝很快就會被周人剪滅,我們都成了成湯的不肖子孫。乞君王早做打算,扼製姬昌勢力發展,鞏同商朝統治為務。”
紂王聽了,哈哈大笑,毫不在意地說:“不是有天命嗎?予是受命於天的君王,姬昌有什麼能為,他一向納貢稱臣,不足道哉。愛卿勿憂。,,祖伊退朝後,仰天長歎,說:“大禍快要臨頭了,君王還說自已有天命,整日吃喝淫樂,商朝滅亡的日子不會太遠了。君王如此作為,能不被周人滅掉嗎!”
於是,祖伊辭官隱居山林,不再複出為官。
蠶食剪商
正如祖伊所見,姬昌武裝征伐的同時,積極開展強大的政治攻勢,不斷分化瓦解商朝的衛星方國,許多諸侯方國紛紛脫離商王統治,歸附周人姬昌。所以更書上說:“西伯行善,諸侯皆來決平。”
商朝的附屬國虞(位於今山西陸縣)和芮(位於今山西芮城:,長期鬧邊境糾紛,紂王沒能解決。虞侯和芮侯便找西伯侯姬昌平理公斷。兩人進入西岐境內,看見周人耕田時互讓田界,互尊互敬。與官員交談,無人謀私利,皆一心為公,為民著想。虞侯和芮侯見了,十分感慨,都說:“我們所爭的,正是周人以為羞恥的事,有何麵目見西伯呢?”於是兩人和解,返回領地,互讓疆界。並派人向姬昌表示歸服。許多諸侯方國,聽說虞、芮二侯歸服,也都把姬昌稱為“受命之君”,前來歸附。於是,姬昌見時機成熟了,遂決定伐崇。
崇(位於今陝西戶縣東),是商王朝在渭水中遊地區的重要方國,崇侯虎是紂王的嫡係親信爪牙,盤踞在關中,密切監視周人的行動,姬昌為公為私,早就對崇候虎恨之入骨了,必欲除之而後快。
薑尚說:“崇侯虎倚仗紂王恩寵,惑亂朝政,無所不為。貪贓害民而無人製裁,迫害大臣而無人敢怨,十惡不赦,不伐崇賊,西岐必受其害。”
姬昌說:“如今周原後方已定,正該伐崇,但崇侯虎與孤同等地位,兵精糧足,城廓堅固,不可輕取,奈何?薑丞相有何良策?”
薑尚說:“主公可祭出紂王所賜白旄、黃鉞,假商王節鉞親征,天下必然響應,崇城指El可破。”
於是發十萬人馬,命南宮適為前部先鋒,擇吉日兵出西岐,殺奔崇城。
雙方交戰,不見勝負。
姬昌回營,說:“崇城堅固,崇應彪又十分驍勇,我又損兵折將,13久不勝,一旦朝歌發兵,我軍豈不危險矣!”
薑尚說:“崇侯虎弟弟崇黑虎鎮!手曹州,他與主公素有舊交,主公可傳信給他,許他高官厚祿,令他賺崇侯虎父子,西岐不費一兵一卒,崇城可得矣。”
姬昌聞聽大喜,派南宮適往曹州傳信去了。這邊,不管崇應彪怎樣叫罵桃戰。姬昌隻是堅守營察,按兵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