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師東征
聞太師自北征凱旋,重整朝紀,見紂王日理朝政,不乏君王作為,心中大喜。忽有邊關告急牒報傳來,說薑文煥率東魯殘部卷土重來,大有殺奔朝歌之勢。聞太師歎道:“朝廷安撫不利,如今兵戈又起,何日四境可寧?”急忙出太師府,到武成王黃飛虎府下商量對策。
次日早朝,班中轉出聞太師,奏道:“臣接邊關急報,薑文煥卷土重來,蠱惑東方叛亂,形勢嚴峻。臣請表奏,率兵東征平叛,候旨準行。”
紂王大驚,說:“來者不善,善者不來。今薑文煥卷土重來,皆予前番東征,剪草未除根之患。太師出征,予心何安。”
聞太師說:“老臣憂國憂民,一片丹心為朝廷出力,怎敢坐享太平清福?老臣願效犬馬之勞。今去東征,有武成王黃飛虎守國勤王。願君王早晚以社稷為重,切勿重蹈覆轍。老臣所言十事,尚有三事未定,望君王斟酌,待老臣削平反叛,不日奏捷還朝時再議施行吧。”
紂王聽聞太師又提貶妲己、斬費仲、惡來、拆鹿台三事,心中不悅,巴不得老太師出征,免得再滋事騷擾,攪得耳邊不靜。於是,傳旨:“發黃旄、白鉞、準太師起兵東征。”
聞太師接旨,征集武士登人共40萬人馬,擇目兵出朝歌。
紂王在東郊為太師餞行,文武百官相送。紂王親自斟酒一杯,賜給聞太師,說:“太師遠征勞苦,多多保重,早日凱旋。”
聞太師雙手接過杯酒,來到武成王黃飛虎麵前,說:“此酒請武成王先飲。”
黃飛虎拱手施禮,說:“太師出征,君王賜酒壯行,末將怎敢先飲?”
聞太師說:“武成王接此酒,老夫有言:相告。”
黃飛虎遵命接過酒杯,靜聽聞太師說:“老夫東征,朝中乏人,內外之事全仗將軍操心費力了。老夫最不放心的就是君王。若發現君王有什麼過失之處,:哩當直諫,萬萬不可明哲保身,鉗口不語,應盡人臣愛君王之忠。,,黃飛虎聞言,說:“既如此說,我飲此酒,決不負太師之命。”
聞太師又轉過身來,拜辭紂王,說:“老臣此去東征,沒有憂慮之事,隻願君王聽忠告之言,以社稷為重。天下雖然應有盡有,供君王所用,切不可亂了章法製度,遵先王治道,可保國泰民安。老臣此去東征,多則一年,少則半載,必當平定東南,回朝報捷。”
紂王說:“朝中之事,予一人會處置妥當的,請太師放心東征為務。,,說著,又斟一杯酒,遞與太師。
聞太師接酒,一飲而盡,傳令出發。一聲號炮,40萬大軍浩浩蕩蕩向東好去了。
宴賞牡丹
公元前1038年。紂王送聞太師東征以後,心情愉快,同文武百官回到九間大殿議事。
班中有司奏道:“費仲、惡來現已拘押審問多日,他二人隻是鳴屈喊冤,並不認罪。請君王處置,是繼續拘押呢還是放人?”
紂王說:“他二人是太師所參,有司可找到他們犯罪的證據了嗎?”
有司執事說:“並無證據。”
紂王說:“既然沒有罪證。就應該放人。”
紂王話一出口,眾文武聽了,都很驚訝。
微子出班奏道:“費仲、惡來是太師參劾的人犯,理應繼續係獄勘問。
他二人知太師東征,乘機鳴冤叫屈,是欺朝中無人。君王聖明,千萬不要被他二人迷惑。”
紂王說:“前者,太師參劾費仲、惡來,亦屬過分。予看在太師忠心的份上,未駁太師的麵子。費仲、惡來罪證未俱,奈何拘押忠臣?況且,費仲、惡來整日侍予一人身邊,凡是予所說,無不言聽計從,難道聽予一人的話也算犯罪嗎?予了解費仲、惡來勝於太師。當然了,太師常年征戰在外,朝中之事不甚了解,亦不足為怪。”
黃飛虎奏道:“君王釋放貲仲、惡來,斷不可行。有道是,閉塚興亡,在於所任,用費仲、惡來於社稷不利,臣民不服。”
紂王說“此二臣忠心予一人,忠心予一人就是忠心社稷。傳予旨意,釋放費仲、惡來,官複原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