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父親
畢加索於1881年10月25日夜裏出生在馬拉加。馬拉加是位於西班牙南部安達盧西亞、地中海太陽海岸的一個城市,也是西班牙的第二大港口。
在遠古的腓尼基時期,馬拉加市就已是地中海地區一個重要的貿易場所,這裏長滿了葡萄藤和婆娑的林木,亞熱帶的鮮花到處盛開。這座小城,一邊是地中海,而在另一邊,則是並不高峻的安達盧西亞山脈。
馬拉加依賴著裝船、製糖、煉鐵、葡萄酒、紡織以及種植杏仁、葡萄和其他水果營生。
但是,當畢加索出生的時候,這座小城裏已有12萬居民,這麼多的人聚在這個小小的地方,再加上排水係統不良和供水不足,更顯得擁擠。
這是個真正的西班牙城市,有悠久的曆史傳統和強烈的民族意識。當時的馬拉加有27所教堂、4個修道院、可容納上萬人的鬥牛場、尚未完成的大天主堂、建在舊日摩爾人兵工廠的巨大市場,還有許多的劇院。
除此之外,它還擁有全歐洲最宜人的氣候,全年平均氣溫在20℃左右。不過在1881年時,還很少有人去西班牙旅行,所以隻有當地人能享受到這大好的陽光、醉人的空氣和暖洋洋的海水。
畢加索的父親何塞·魯伊斯在家裏排行第九,他很有藝術天分,一心想當個出色的畫家,因而兩耳不聞窗外事,被稱為“不中用的何塞”。家中的重擔壓在何塞四哥巴勃羅一人的肩上。
巴勃羅是馬拉加大教堂的牧師,他忠厚、慷慨,是家族中僅有的同意何塞畫畫的人。何塞也正是因為他的資助才得以成為一個很不錯的畫家。
後來,何塞在馬拉加市的藝術工藝學校當美術教師,擅長沙龍與室內裝飾性壁畫,尤其喜繪羽毛、樹葉、鸚鵡和紫丁香,鴿子更是他的最愛。他同時也是市博物館的館長。
這時候的何塞有一筆固定的薪水,而他每賣出一幅畫,又能得到一筆外快。他有許多放蕩不羈的畫家朋友,他還喜歡看鬥牛,西班牙的鬥牛是全世界最精彩的。總而言之,這是他一生中最快樂的日子。
時間一天天消逝,他慢慢地沒有那麼年輕了。到了40歲時,家人逼著他結婚了,因為他的兄弟姐妹生的都是女孩,而魯伊斯家需要一個男孩來繼承香火。
何塞本人對結婚並不熱心,但還是聽從家人的安排和瑪利亞·畢加索成婚,那是1878年的事。
結婚後,何塞·魯伊斯在墨塞德的帕拉薩租了一間寓所,從現在開始,他要負責全家人,包括妻子、兩個未出嫁的姐妹及嶽母的生計。
瑪利亞懷孕後,何塞一下子從快樂的單身漢轉變為丈夫和父親。他們給兒子取名巴勃羅·魯伊斯·畢加索。
1884年12月,畢加索滿3歲時,瑪利亞又給他生了個小妹妹,名字叫洛拉。就在這時,馬拉加市的葡萄園遭遇到一場蚜蟲災害,瑪利亞的兩個姐妹埃拉迪亞和荷裏歐朵拉的葡萄園被毀,也搬來和他們一起住。
如此一來,何塞負擔更重了,弟弟薩爾瓦多偶爾會接濟他們一下,但也是杯水車薪。生活的重擔緊緊地壓著何塞,對此他毫無辦法,隻能用畫來抵付房租,私下教一些學生畫畫,或者賣一些應景的油畫。
一般人都能夠了解何塞在生活上的困境,然而他的另一種困境,大概隻有藝術家才能完全明白。他是一個畫家,不可自拔地迷戀著繪畫,然而現在,他對自己的繪畫天分也失去了信心。他忽然覺得,自己在這方麵並沒有創造力,也或許是因為他內心有過的夢想已經被現實給打敗了——一個藝術家被女人、孩子和生計給榨幹了。
結果就是我們看到的,在畢加索為父親所創作的眾多肖像裏,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疲憊的、耷拉著腦袋的中年男人,他的表情失望而煩悶,似乎對他而言生活已經失去了意義。
不尋常的天分
對於小孩子來說,日子總是快樂的。有吃、有住、有玩就可以了,即使飯菜並不那麼美味,房子也略顯擁擠狹小,但至少他還能去看鬥牛。由於何塞先生對鬥牛的癡迷,小畢加索常有機會去欣賞鬥牛表演。因此他對這個儀式的各種細節十分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