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望弓山,敬玨苟梓共遊山水間(1 / 2)

第二日早朝,鮮有發怒的成武帝陛下始終板著臉,眼神冰冷神色不善,周身散發不快。

敬玨雖不是殘暴的帝王,但為君者雷霆一怒總不是好擔當的,更何況眼前的主子在戰場上浴血拚殺奪了天下。於是眾臣一邊猜測皇上心情不好究竟所為何事,一邊戰戰兢兢能少說話就少說話,生怕一個不小心觸了黴頭。特別是有幾位老臣,平素常常仗著“德高望重”就著諸多甚至雞毛蒜皮的小事互相扯皮固執己見,今日倒格外乖巧,韓殷汪等幾位大人悄悄對了眼色,甘願靜靜立於一旁做背景,看著小輩兒的朝臣結結巴巴啟奏皇上。

終於聽得侍官說了“無事退朝”,一幹人等剛給腳底抹了油打算早早離開這是非之地,還未抬步就被隨後小跑過來的宮監點了名字。某某大人們相看一眼,心裏一直打得小鼓終於咚一聲砸破了皮。這些某某大人們當然就是那五位。

進了禦書房,眾人行過禮,小心翼翼立於書案前。誰知敬玨頭也不抬,眼神仍凝在手中的書冊上,隻是輕描淡寫地開了口,“聽說汪愛卿的愛女今年方十八品貌端正,韓愛卿孫女年紀雖輕,賢名朕也略有耳聞。”

汪韓二人聽見皇上誇讚自家閨女,忙明裏貶暗裏誇的謙遜幾句。雖弄不清皇上到底是何用意,但既然入了皇上的耳,臉上自是不由帶了幾分喜色。

“兩位愛卿過謙了。前些日子廉王不遠萬裏上書懇請朕賜婚。不要是昨日苟梓來陪朕解悶談心一時提起,朕還真差點忘了。朕看汪愛卿和韓愛卿兩家閨秀與廉王年齡相仿,就想不如做個大媒。倒是令愛美名皆遠揚,朕還需斟酌斟酌哪一位配了廉王。”說罷,敬玨眯著眼睛看兩位大臣臉色由紅轉青,臉色倒緩和不少。

說起廉王,不是別人,正是為敬玨誅殺之前太子敬瑀長子,當年敬玨沒有趕緊殺絕,隻貶到肅州做了有名無實的幽禁王爺。這麼一說,在場的五位大臣都知道自己怕是已經摸了皇帝陛下的老虎屁股。

敬玨不等呆愣中的尚書和禦史卿回神,就笑容溫婉地轉了話題。“朕深知諸位愛卿年事已高,精力不如壯年。有些事朕自有考量,而有些事,卿若做不得不妨直接告訴朕。朕自不會強人所難。”

一番明顯不過的敲打,眾人臉上皆陰晴不定,心下雖另有想法,三年多見慣了敬玨的說一不二,便是真心為國的幾位也不敢造次,老老實實地離了禦書房回各自衙門“各自辦差不假人手”。

話說苟梓求見敬玨那日過後便是中旬初始,正陽殿外聽朝的六部侍中恰是換了一批。“皇上邀重臣共商國是”,苟梓自不會放在心裏,倒一日都想著該怎麼跟那五位大人說明皇上的意思。“目的不潔”不好說出口,後麵明顯交心意味的話不能說出去。正是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殷家的管家竟再度上了苟梓的門,隻是送些不甚昂貴的好茶好點心,寒暄幾句就告了辭。而選秀的大戲,尚未上演,就悄無聲息地落了幕。

元惠四年,也是元惠年間第一次大規模秋祭是在當年的九月末舉行的。秋祭是大成朝祭祖之外最隆重的祭典。期間除了祭祀天地神明,皇帝還要同眾臣於皇家圍場狩獵。頭三年,因獻帝喪期未滿不得大舉娛樂,隻是武帝在望弓山齋戒祈福,隆重雖是隆重,但少分樂趣,眾人自是難提精氣神,而今日盛況非以往可比擬。

京城到望弓山距離不遠。厚重的秋露透過脖間的皮膚滲入四肢百骸,苟梓騎在馬上打了個哆嗦。□□的馬兒似乎踩到了坑窪,跟著顛簸起來,苟梓忙一個俯身緊緊握住了韁繩。奈何苟梓自小就和馬無緣分,騎馬還是聖旨下來之後,跟梁子彥草草學會的。一路無論腦子還是筋骨都緊緊繃著,沒多久就覺得渾身酸痛。

在這種文官武將齊聚的場合,苟梓的官職並不顯要。圍在皇帝身邊的青年才俊有之,老當益壯亦有之,各個意氣風發躊躇滿誌,就等著皇上一聲令下大顯身手。苟梓騎術慘不忍睹,更無心去湊熱鬧,轉眼間就和大隊伍落下不少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