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不知笑罵道:“你就說去不去吧?”
老太太放下書本,笑道:“去!”
王不知道:“這不就結了嗎?收拾收拾,咱們現在就出發。”
到了電影院後,王不知的老伴才想起問王不知:“老王,今天咱們到底看的是什麼電影呢?”
王不知甩著電影票,看了看上麵的幾個字,道:“一部催人淚下的親情片!”
老伴笑道:“嗬,你還打起廣告來了!”
王不知解釋道:“這可不是我說的,這是電影票上寫的。”說著用手一指電影票,“你看看,上麵寫的清清楚楚的。”
老伴道:“你說這是飛陽寫的本子,你就沒有問過他這電影是怎麼回事?”
王不知說道:“問這麼多幹嘛?看電影要是提前知道了全部情節,那還有什麼意思?”
老兩口說說笑笑,排隊進了電影院後,看著散場走出的觀眾們的表情,王不知奇怪道:“這些人怎麼了?怎麼這麼一副表情?看場電影,怎麼跟死了爹娘似的?”
他老伴拽了拽他的袖子,低聲道:“有你這麼說話的麼?當心人家聽見了,跟你沒完!”
王不知訕訕笑了幾下,當下住口不說,他也覺得剛才說的不太對。
兩人在座位上坐好後,等了十來分鍾,電影開始播放。
看到電影裏的場景後,王不知笑道:“原來故事的背景是南寶島啊!我倒要看看這小子的故事到底編排的怎麼樣?”
老伴道:“你就消停會吧!飛陽這孩子有靈氣,寫的故事都很有意思,我覺得這次也差不了!”
電影裏啞叔的形象乃是一個參加過戰爭的老兵,因為在作戰過程中受了傷,傷了喉嚨,這才變成了啞巴。這個設定對於經曆過戰爭的王不知來說,很有帶入感,他身邊就有許多像啞叔這樣在戰場上負傷的老兵。
如今這些老兵,大多數生活困苦,有家庭的還好,還有子女照顧,沒有家庭的傷殘老兵可就慘了,缺胳膊少腿的,行動不便,找對象難找,找工作沒人要,光靠政府發的這麼一點補助金,連活命都難。好多老兵真的就如電影中的的啞叔一樣,政府不管他們,他們隻好另謀活路,大多數是以收破爛為生。
不過京都收破爛的一般都是拿著一個大大的撥浪鼓走街串巷搖動,與啞叔的吹小號倒是不一樣,但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反正都是一個發出收破爛信號的樂器。
在這場電影裏,一般觀眾看的事裏麵的感情線,但王不知看的卻是電影中的時代背景與裏麵人物的生活狀態。
看的電影中穿插的歌曲表演,王不知對老伴低聲道:“飛陽這小子,弄個電影,也要玩出花樣來!像這種穿插歌曲的音樂劇還真不多見!歌曲寫的挺不錯!”
一首首歌曲過後,王不知雖覺得好聽,但也沒有覺得超出尋常的好。直到到了電影的最後,雲婷飾演的阿美開始演唱《酒幹倘賣無》的時候,王不知方才動容。
一首《酒幹倘賣無》讓無數人掉淚,但大多數人是因為電影故事的煽情而落淚,這歌曲隻是一個引子,引動他們的淚腺。若是沒有這個故事,光聽這首歌曲,也隻是覺得好聽罷了,決計不會流淚。這個世界還沒有出現能讓世人聽一遍就讓人落淚的歌曲。
不過與其餘人不同的是,別人聽的是歌曲中的故事,而王不知聽的卻是歌曲中的情緒。李飛陽當初讓雲婷演唱這首歌曲的時候,一再強調情緒,一定要將一種憤懣之情,在歌曲中宣泄出來。而不是單純的追求歌曲本身的美感。
王不知現在聽的就是這種極度憤懣,極度無助的情緒。
別人觀眾以為這首歌曲唱的是阿美不能見到啞叔的悲傷與無奈,而王不知卻覺得這首歌是對傷殘軍人無人問津的憤怒與指責!是對國家政府對這些參加戰爭的英雄們漠然無視的控訴。
假設啞叔如果有了政府的大力救助,他就會與同居的女人結婚生子,組建一個圓滿的家庭,就算之後撿到了棄嬰阿美,因為經濟條件的寬鬆,家裏的女人也不會因為一個孩子而與啞叔分開。這樣一來,也不會有阿美賺錢養家,也不會有後來一係列悲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