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0章 八扇屏(1 / 2)

PS:看《重生之大文學家》背後的獨家故事,聽你們對小說的更多建議,關注起點中文網公眾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眾號-輸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訴我吧!

“劍氣長江,兩廣豪傑?”

聽完李飛陽的話,蔡伯生眼睛放出亮光來:“這句話聽著就讓人豪氣頓生,意氣風發!這是寫的兩廣之地的英傑麼?”

李飛陽笑道:“確實是打算寫一下兩廣的英雄豪傑們!”

蔡伯生激動道:“好好好!飛陽你可得趕快寫,老頭子可是等不及要看了!”

他很是遺憾的說道:“縱觀我華夏曆史,英雄出齊魯,豪傑歸燕趙,偏偏我兩廣之地,極少出慷慨悲歌之士,有時候我想起此事,就覺得矮中原地區人士一頭,如今你能在書中寫點我閩廣之地的英雄豪傑來,對我等來說,也算是一個安慰。”

李飛陽笑道:“蔡先生實在過謙了,近代以來,南方國學大師猶如雨後春筍般露頭,就是參軍報國,上陣殺敵之英雄好漢也是數不勝數,哪裏像老先生說的那樣?”

蔡伯生搖頭道:“血性男兒,為國為民;輕生死,重言諾,這是北方豪客才有的東西,南方雖有,畢竟是少數!好勇鬥狠的多,真正殺敵報國,馬革裹屍,百死不悔之人少之又少!”

見蔡伯生如此說話,李飛陽不好多說什麼,心裏卻不怎麼同意:“都是大漢子弟,哪裏需要分什麼東西南北?文化環境不同,受到的教育不同,對同一件事的應對方法,當然也會不同。隻要無關大節,倒也沒有必要自卑!”

牽扯到南北方民族血性方麵的問題,李飛陽不欲多說,蔡伯生也發現有點失言,嗬嗬笑了幾聲,兩人不再多談此事。

宴會結束之後,蔡伯生、司馬青玉幾人與李飛陽“依依不舍”的分開,蔡伯生隻是一個勁兒的催促李飛陽:回去後,盡快創作,一幫老家夥都眼巴巴的等著看呢!

元旦酒會,元旦酒會,說是元旦酒會,其實馬家的這次元旦酒會過來兩天後,真正的元旦佳節才正式到來。

因為這兩年內陸與港城的交流的步伐日益加快,這一年的元旦,大陸特意派出文工團體來港城演出,目的就是減少隔閡,增加兩地的文化交流。

這次來港城的文藝團隊的陣容極為強大,李飛陽在電視上看到了好幾個熟人,其中相聲大師馬春常、自己的半個徒弟,京劇大師呂師谘,還有朱林茂、陳菲斯等新近崛起的當紅演員們,都一股腦兒的湧進了港城。

既然幾人都來了港城,自己又湊巧在這裏,怎麼也得見一下,不然也太沒有禮節了。

是以,看到這個消息後,在元旦當天,李飛陽拉著李東生、劉小璐幾人進了港城劇場,找尋馬春常幾人。

馬春常幾人名氣大,一般人很難見得到,但是李飛陽名氣更大,這次赴港的團隊領導王亞夫,是見過李飛陽幾次的人,下麵人說李飛陽來了,他還有點不信,出來一看,還真是李飛陽。哪裏敢怠慢?急忙將他們請了進去。

馬春常幾人也都被叫了過來,眾人相見,自然少不了一番驚喜。

馬春常哈哈笑道:“飛陽,你怎麼也到港城來了?也巧了,我們正有一件事想征求一下你的意見呢!”

李飛陽疑惑的看向馬春常:“馬老師,您還能有什麼事情來問我?”

馬春常道:“這不是這段時間,你給了我幾個段子麼,我們排練了幾個,感覺還不錯,今天是元旦晚會,娛樂節目少不了,相聲自然也是少不了。你給的段子,我們打算今天就表演給大家,你是作者,要不你來看看我們的排練效果?給我們一點建議吧!”

對於這一點,李飛陽倒是沒有怎麼推辭。

馬家夜宴的當天,蔡伯生幾人讓他參謀一下電影插曲的評鑒,李飛陽之所以婉拒了,一方麵是不想費腦子搞那些無聊的事情,免得出力不討好。另一方麵卻是因為邵氏影視公司如今拍攝的武打電影實在是不敢讓人恭維,動作慢騰騰,表情硬生生,哼哼哈嘿,跟他媽小醜似的,看得讓人作嘔,成不了什麼氣候,根本就不配讓他為這些電影寫詞譜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