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3章 封神(2 / 2)

《封神演義》這部書,氣魄大的很,在場麵上的可就比《西遊記》要宏觀多了。裏麵的人物也很出彩,書中的楊戩、哪吒、聞太師、薑子牙、乃至於元始天尊、老子等人物都給讀者留下很深的印象。但是終究有點才氣不足,與《西遊記》相比就差了不止一籌。

按李飛陽的看法,《封神演義》之所以書中的人物形象刻畫的不夠豐滿,很大的原因在於書中出場的人物太多,而章回太少,不能一一細述。

原因是這部書因為要和《西遊記》對著幹,《西遊記》是一百章回的數目,它也壓縮成了一百回,這就有點不太明智。

《西遊記》主人公隻有四個,外加白龍馬也就五個角色,其中沙僧、白龍馬還是龍套配角,真正花費筆墨描寫的也就是孫猴子和唐僧,其實情節更是簡單,就是唐僧遇到妖怪,被擒拿,然後孫猴子開始營救,再然後就是和妖怪幹架,幹的過就幹,幹不過就請人,降妖伏魔後,師徒幾人開始從新上路,然後再遇妖,再開始新一輪的降妖伏魔。

《西遊記》作者的聰明之處在於,基本上每一個劫難就是一個完整的故事,每一個完整的故事差不多就是一個章節,將路上的妖怪們的形象轉換一下,來曆出身背景變一下,就是一個新的章回。雖然《西遊記》暗中還含有還有一層修道修行的寓意,寫起來也不是很容易,但是在情節處理方麵,相對於《封神演義》可就要省事多了。

而《封神演義》中出來的神仙妖魔多的讓人眼花繚亂,單單封神名單就要三百六十五人,這麼多人要想將他們的性格各自凸顯出來,神通法術也一一形象的展現在讀者麵前,這種難度可想而知。許仲林還偏偏將這部《封神演義》壓縮成一百章,記流水帳似的,就將一個場麵宏大,涉及三教神仙打架的故事給匆匆寫了出來,讀起來幹巴巴的索然無味。

就這文筆,要是能幹過《西遊記》那才奇怪呢!

在前世,胡適就說過,《封神演義》並不差於《西遊記》,甚至論想象力,還要甚於《西遊記》,實在是不該屈居於《西遊記》之下。

對於胡適的看法,李飛陽深表讚同。

要是當年許仲林多花費點時間,多費點筆墨,將這些出場的幾個大人物,人一個一個的像描寫哪吒一樣的細致描寫一下,《封神演義》這部書絕不會落得一個不如《西遊記》的評價。

因為這個遺憾,這一世,李飛陽抄書的時候,所耗費精力最大的一部書就是這部《封神演義》。

他結合前世網絡上關於這部小說的一些同人小說中的創意和情節,將這部《封神演義》按照自己的想法從新增補了一番。

原書一百章回,被他增補後,直接就變成了三百回!

在這部增補的“李飛陽版本”的《封神演義》中,李飛陽介紹了鴻鈞老祖這個人物的生平來曆和地位,介紹了西方二聖的來曆與師承,將十二金仙的五百年殺劫也解釋了一番,同時修改了書中一些不合理的描述,刪減了比如什麼“幾聲炮響,大軍出動”啦等明顯不屬於那個時代描述的語句。

同時將書中的悲劇角色通天教主的戰鬥力,給提高了一大截,不再弱與準提、接引兩個西方先賢。

對於整部書的增刪,李飛陽拖拖拉拉的整整耗費了十年,前兩年才最終收官,增刪這麼多次,來回翻閱無數遍後,李飛陽自認還是比較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