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最後,竟然發了神經,大鬧天宮,想當一個天帝玩玩,狂妄到了極點。於是被世尊如來反掌鎮入五行山下。
這段時間的孫猴子可說是藝壓群雄,功震當世,遍觀天上地下,無有匹敵之人。
但是當他被唐僧解救,保護三藏西去之後,突然之間,他的對手就多了起來,隨便從哪個山疙瘩裏蹦出來一個妖怪,都能夠他喝一壺的。
被烏巢禪師嘲諷,他幹不過黑熊怪,被黃風怪吹瞎了眼,被白骨精戲耍,被蓮花山金銀二童子擺弄的哇哇大哭,好不淒慘!
後又被紅孩兒燒死了一次,被蠍子精蜇的滿地打滾,更不用說被鎮元子隨手裝進袖中,被手不撚兵身不披甲的九頭元聖一口咬住掙紮不得。。。。。凡此種種,不勝枚舉。
這種實力的反差讓人極難理解。
為了將這種現象做一個合理的解釋,在李飛陽前世,各種各樣的推測,各種各樣的猜想紛紛紛紛見諸於各種論壇,但直到李飛陽去世,也一直沒有一個最終的結果。
如果說孫猴子的實力前後不一,是作者故意為之,那也勉強說的通,不然他要是這麼厲害,一路橫行的到了西天,輕輕鬆鬆的就將經書給取來了,《西遊記》這部書也就沒有什麼看點了。
但是《西遊記》中最為李飛陽詬病的一個情節,就是文殊菩薩的青毛獅子連續露了兩次麵,第一次當了一個被閹割的皇帝,第二次竟然成了獅駝嶺上三兄弟裏麵的老大!
兩次的表現可謂是天差地遠,一次被孫猴子幾棍子就給撂倒了,另一次卻是能夠和猴子弄的差不多,要不是進食習慣的問題,誤將猴子給吞進肚子裏去了,結果還不知道誰能幹過誰呢。
這次在這個世界裏,為了填補這個漏洞,李飛陽想了半天,發現這個世界上是有八仙過海的傳說的,當下便將當皇帝的青毛獅子換成了張果老的小黑驢子。
在西遊記小說中,還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許多神仙的坐騎在下界為妖之時殺生無數,塗炭生靈。到最後主人收走之後,卻是屁事沒有。而且大多數殺生的妖怪還都是佛門之人的坐騎,這與佛門慈悲為懷的宗旨截然相反。但或許這些情節就是作者為了嘲諷現實有意為之,倒也不必深究。
李飛陽所做的修改,都是在邏輯上極為不合理之處,他筆力有限,所做修改隻是在情節上稍微動了一下,努力使得此書看起來更為合理一些。就如同看見雕塑上麵有些汙垢,那抹布擦了幾下,使它恢複原來的光澤一般,相比於雕塑家,他隻是一個打掃衛生的人罷了。
幾天後,經過一番考慮,李飛陽將《西遊記》分成兩個版本,一個是白話的兒童故事版本,另一個是原汁原味的古白話原版。
兒童版本的故事自然發表在黃河文藝的兒童刊物上連載,而古白話版本則被李飛陽郵寄給了黃世昌老先生,讓他老人家處理這部作品如何麵世。
李飛陽曾經答應過黃世昌,有什麼感覺不錯的作品,要先給老先生過目。
以前的武俠小說上不得台麵,童話故事又不太適合,今天這部《西遊記》卻是最為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