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8章 但恨古人不見吾(2 / 2)

他本就不是安分守己之人,這番對整個天下人都不放在眼裏的做派,倒也是他本性的流露。

楊曉月哪裏知道他的想法,隻是單純的為他感到擔心,雖然從來都是對他有信心。

李飛陽的狂妄雖然引起了大多數作家的憤慨,但真要是對李飛陽進行有效的言論攻擊,卻也是有點難以下筆。

論作品,李飛陽已經寫了許多篇的童話故事,寫了好幾部武俠小說,寫了幾部戲曲,寫了《紅高粱》,寫了《透明的紅蘿卜》,寫了《高山下的花環》,這些都是李飛陽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發出的作品,先不說作品的質量,就說這種寫作速度,國內就已經無人可比。更何況人家寫的確實很好,很優秀,大家都是明眼人,作品的好壞還是能分得清的。

至於短篇小說《項鏈》、《小公務員之死》、《我的叔叔於勒》等作品就更不用說了,都已經選進了中學生語文教材裏麵去了!

而且這些短篇之國外也引起了極大的關注,歐美諸國對這些作品也是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就衝這一點,國內的作家就沒有一個能夠與他相提並論的。

論貢獻,人家李飛陽小小年紀,在國家爆發戰爭之際,投筆從戎,冒著槍林彈雨,上戰場殺敵,生死置之度外,殺敵報國,可敬可佩!

論年齡?。。。。。

大家還是死了算了!

狗啃烏龜,無從下嘴!這就是許多憤憤不平想要駁斥李飛陽之人的想法。

當然這些人是不知道李飛陽在唐城幹的事情,不知道李飛陽在唐城的威風,不知道李飛陽在大漢國地下勢力中的地位。

這種事情,連國家安全部門都不十分清楚,這些文人自然不會知道。若是知道李飛陽涉黑,這肯定就是攻擊李飛陽的突破點,隻可惜他們不清楚。

幾天後,李飛陽翻看報紙,發現都是批判自己的文章裏麵充斥了一些“不知天高地厚”、“驕傲自滿”、“未嚐不是曇花一現”“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等字眼,毫無殺傷力。

在語文課上,語文老師蔡雲講解完課文後,拍了拍講桌,問低頭畫畫的李飛陽,“李飛陽,有個問題希望你來回答一下!”

李飛陽正在為黃河文藝的漫畫連載做素描,聞言站起身來,“老師,什麼問題?”

蔡雲為班裏有李飛陽這麼一個學生深感頭痛。

一個學生的文史功底比自己這個當老師的還要深厚,自己這個語文老師根本就教不了他,使得蔡老師很沒有成就感。

蔡雲道:“這個問題與教材無關。我昨天看到一則小文,說在春秋時期,楚國有一個叫做陸接輿的狂生,曾見到孔聖人,高歌‘鳳兮鳳兮,何德之衰!’來嘲笑孔子自命為鳳凰的事情。”

“此人因為敢嘲笑聖人,而被世人稱之為狂生。成了狂人的代表性人物,而如今你麵對大漢國所有文人發出挑釁的言語,我想知道你覺得你和這位楚國狂生誰更有資格稱之為狂人?”蔡雲笑著問李飛陽,她對李飛陽如何回答,非常好奇。

李飛陽道:“陸通這種人,活得才叫灑脫!想到什麼就說什麼,哪怕對著自命為鳳凰的當世聖人,也敢嘲笑,這才是男兒本色!”

李飛陽一臉向往,同時一臉遺憾,歎道:“這才是我輩楷模啊!真恨不得和他生在同時,痛飲幾杯!”

“不恨古人我不見,但恨古人不見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