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1章 出版(2 / 2)

學校的邊上就是曹家祠堂,走完學校,李飛陽領著王不知到了祠堂門口,當看到三進院落的大祠堂,看著黃楊木做成的大門,王不知愣道:“但這一個門,就知道這座祠堂的不凡!”

這座大門的油漆早已經脫落,露出裏麵黃色的原木顏色,因被長期使用,表麵被摩挲的油光水滑,成了古銅色,遠遠望去,陽光反射之下,真如同黃銅鑄造一般。

王不知抬頭上看,隻見黃木的挑簷上雕著奇花瑞獸,奇花盛放,爭奇鬥豔,瑞獸嬉戲,一派天真,雕工精美,極盡研態。

進了第一道門戶,門戶通道兩側有偏房,是守祠堂之人所住之處,隻是如今房空人消,不複往年景象。

走了過道,進入院落,裏麵古柏森森,陰涼之氣撲麵,樹下正有兩個乘涼下棋的老人,落子清脆,更顯的安靜幽森。

兩個下棋的老人對李飛陽和王不知兩人的進來,毫不關心,都顧著下棋,根本不曾抬頭。

第一進祠堂裏麵,供著炎黃二祖的泥金塑像,寓意曹家乃炎黃後裔,漢家子弟,不敢忘本。

塑像前麵有黃銅香爐,三足兩耳,正有燃香插著,香煙嫋嫋,一派肅穆氣象。

供案之上還有幾把長香放在案子兩頭,李飛陽拿起一把,打火點著了,對王不知說道:“既然炎黃二祖在這裏供奉,咱也敬一把香火罷。”

王不知說道:“理該如此!”

他也拿起一把長香點著了,與李飛陽一起拜了三拜,將燃香插入香爐中。

拜了炎黃,王不知方才有時間觀看這座大殿。

隻見大殿四周皆是黃木搭接,上麵刻有人物浮雕,仔細分辨,原來刻的是上古炎黃傳說,涿鹿之戰,神農嚐百草,大禹治水等傳說故事。

屋頂勾木交錯,隼卯相接,建築手法真能稱得上是鬼斧神工!

如今再想構建這樣的全木製結構的建築,幾乎是不可能了,這種搭勾技術已經失傳,現今已經沒有這般手藝的木匠了。

看完炎黃殿,接著進入第二個院子,裏麵與前殿又是不同,王不知眼界大開,歡喜不盡。

如此,直到夕陽西下,王不知方才意猶未盡的出了祠堂。

他感歎道:“裏麵的東西竟然保存的如此完整,香爐、香案、泥胎金身竟然都完好無損,這在全國都是少見的。要知道,經過了破四舊的運動後,許多古建築都已經損壞嚴重,不成樣子了。就是京都幾百年的城牆,要不是太祖下令進行保護,也早已被附近的居民拆掉蓋房子了。”

李飛陽驚道:“京都的老城牆難道還保存於世?”

王不知奇怪道:“是啊,飛陽你怎麼這麼驚訝?”

李飛陽喃喃道:“好!好!好!沒想到這個世界的京城城牆還在,當真是不幸中的萬幸。”

在李飛陽的前世,大運動破四舊的時候,紅衛兵要拆毀京都的城牆,美其名曰搞建設,當時的梁思成極力阻撓,神淚俱下。後來實在沒有辦法,他找到一個荒唐的理由,道:“萬一發生戰爭,這麼厚這麼高的城牆,還可以當炮架子使用啊,留著吧。”但是無用,沒人聽他的,梁思成傷心欲絕,最後道:“一個城牆,對於支援國家建設,作用不大,你們現在拆掉,幾十年後,你們必然還要重建,勞民傷財,與國無益。”

但是,該拆的還是拆,中國幾百年的,保存的最完整的,最有曆史意義的古城牆,就被這麼一群混蛋玩意兒給拆掉了。

果不其然,幾十年後,京城又開始重建老城牆,但是已經不是原來的了,失去了當初的味道,施工方案,燒製方法,已經和古代不同,完全是殘次品,毫無意義可言。

沒想到這個世界裏麵,京都古城牆竟然現在還保存於世,實在是值得慶幸之事。

次日,王不知又在唐城轉悠了一天,第三天才返回京都。

幾天後,王不知發來電報,《紅高粱》開始出版發行,樣本正在郵寄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