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活形態的英雄史詩
《格薩爾》是中國藏族一部偉大的英雄史詩,它是在藏族的神話、傳說、民間故事、民歌和諺語等豐厚的民間文化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格薩爾》的曆史悠久,流傳廣泛,代表著古代藏族民間文化的最高成就,是反映古代藏族社會曆史的一部百科全書式的偉大著作。
《格薩爾》誕生於紀元前後至公元五六世紀,於吐蕃王朝時期(公元七至九世紀前後)基本形成;在吐蕃王朝崩潰(公元十世紀)之後,進一步得到豐富和發展,並廣泛流傳。
史詩一開始,就展現了一幅備受部落戰爭之苦的古代藏族社會生活的真實圖景:天災人禍遍及藏區,妖魔鬼怪橫行,黎民百姓遭受荼毒。在天界的眾神聚議,將降妖伏魔、拯救百姓的重任交給了格薩爾。在史詩中,格薩爾是神、龍、念三者合一的半人半神的英雄。格薩爾一誕生,就有3歲孩子那麼大。誕生後的第三天,就射殺了破壞草原的地老鼠,為民除害,造福百姓。5歲時,格薩爾與母親移居黃河之畔;8歲時,嶺部落也遷移至此。孕育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明的長江、黃河源頭的廣大地區,是英雄格薩爾誕生和成長的地方。12歲時,格薩爾在整個部落的賽馬大會上取得勝利,並獲得王位,同時娶嶺國最美麗賢慧的姑娘森薑珠牡為妃。從此,格薩爾施展天威,東討西伐,征戰四方,降伏了北方魔國的魯讚王、東方霍爾國的白帳王、西方薑國的薩丹王、南方門域國的辛赤王等四大魔王,征服了上百個部落聯盟和小邦國家。
在降伏了人間妖魔、拯救百姓於苦海之後,格薩爾功德圓滿,與母親郭姆、王妃森薑珠牡等一同重返天界。規模宏偉的史詩到此結束。
《格薩爾》中塑造的人物有上千名,描寫的戰爭有上百個。史詩通過這些部落和小邦國家由分散割據、各自為政的狀態,到逐漸聯合統一的過程,藝術地再現了古代藏族社會發展的曆史,體現了人民要求和平統一、社會安定、眾生幸福的美好願望。
史詩中的格薩爾,是一個神與人結合的英雄形象。他既是天神之子,又是人間豪傑;既是人民擁戴的雄獅大王,又是親近平民百姓的英雄。在他的統帥下,斬除妖魔,抑強扶弱,百姓們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美好生活。
《格薩爾》不僅是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而且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認識價值,對於古代藏族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麵,如人民的經濟生活、宗教信仰、風俗習慣等,都作了生動而真實的描繪。同希臘史詩和印度史詩一樣,《格薩爾》是世界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是中國對人類文明的一個重要貢獻。
與世界上其它一些著名的英雄史詩相比,藏族英雄史詩《格薩爾》有兩個顯著特點:
第一是活,她世代相傳,至今在藏族群眾、尤其是農牧民當中廣泛流傳,深受群眾喜愛,是一部活形態的英雄史詩,也是一部典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第二是長,她是世界上最長的一部英雄史詩,有120多部、100多萬詩行、2000多萬字。
《格薩爾》的結構,不同於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史詩,有她自己獨特的結構藝術。整個史詩由天界篇、降魔篇、地獄篇三部分組成。民間藝人在說唱時,常常用這樣三句話來概括史詩的全部內容:“上方天界遣使下凡,中間世上各種紛爭,下麵地獄完成業果。”
藏族有句諺語:“嶺國每人嘴裏都有一部《格薩爾》。”“嶺國”,泛指古代藏族地區。這句諺語,形象地說明了《格薩爾》這部古老的史詩流傳之廣泛而久遠。2009年,我們有幸得到國家出版基金的資助,被納入五洲傳播出版社的“聆聽史詩”叢書,以多種語言,在國內外推廣普及這部藏族英雄史詩。我們以《格薩爾》天界篇、降魔篇和地獄篇的結構形式,濃縮、精選了其中最精彩的部分,以饗讀者,希望國內外讀者通過這本書,能夠認識《格薩爾》,了解藏族史詩,喜歡藏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