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一 管理升級:提升管理並優化運營效能是當務之急(1 / 1)

這套書的出版正值一個特殊的時期:我國的絕大多數企業正在經受著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動蕩所造成的強烈衝擊。在這樣的不利影響下,很多企業都在進行經營性反思,都在積蓄力量生存下去,同時也在積極地為各自企業的下一輪發展做準備。

那麼,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的企業管理人員應該從何著手應對經濟放緩造成的壓力,同時為將來進一步的發展挑戰奠定基礎?這可能是現今很多企業管理者都在思考的問題。

一般而言,在簡單的、穩定的和有利的情況下,粗放型、擴張型的企業通常能夠依靠經營者敏銳的市場判斷力和對市場機遇的準確把握創造出驚人的成就——這就是我們過去很多企業經曆過的粗放增長的成功模式,盡管這種模式會出現眾多問題,然而增長本身會將問題掩蓋。但是,如果一個企業需要在複雜的、動蕩的且不利的局麵下,適應較大範圍、較大負荷的生存和競爭壓力且保持企業的穩健生存和發展,那麼企業就必須懂得改造、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必須通過規範化、精益化控製的管理機製,不斷降低成本、增加投入產出的價值比,通過提高組織運轉的效能,增強組織在動蕩環境下的生命力和競爭力。

經過幾十年時間的發展,我們的企業——無論是新建企業,還是具有多年經營曆史的企業,也無論是製造業、服務業還是其他產業,都麵臨著外在環境越來越複雜的曆史性局麵,企業的經營環境變得越來越不穩定。2008年下半年爆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正是這樣一種非簡單、非穩定環境的集中體現。在金融危機麵前,我們很多企業的管理者不得不承認我們目前正在經曆著一個特殊時期:管理水平的再提升和管理模式的升級換代。

過去的這些年,很多企業並不是沒有認識到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性。客觀地說,管理工作的升級換代一直是我們企業界和相關理論界存在的一個清晰的共識。但現實的情況是,我們經曆了長期的、粗放的企業發展模式,我們受囿於過去的經驗,而對企業適應未來生存和發展所需的高水平的管理,缺乏相應的重視——這就是增長背後掩蓋的問題。但是,隨著全球經濟的放緩,外部市場需求大幅減弱,很多企業的管理問題便暴露出來了。“這次危機到來,首先暴露出一些企業基礎管理的缺失和弱化,在這樣的時刻更應該靜下心來,進行基礎管理的補課。比如精益管理是企業生產的好的方法,然而很多企業做不到位,浪費大成本大,這樣本來利潤低的情況下,企業很難做下去。如果企業從一開始就將基礎管理細化,就能比較從容應對危機。”換句話說,現在的企業需要認真地修煉自己的管理水平,以內部的健全、健康來應對外麵的挑戰。

金融危機的影響事實上加深了我們提升管理水平的緊迫性的認知,也正在成為眾多企業反思過去的經營現狀,改善管理水平的一個契機。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危機未必全然不利。日本平山有限公司豐田生產技術顧問林田博光就曾表示:“有危機時才會有強大的製造業,豐田生產方式就是在環境惡劣的情況下產生的。目前製造業企業麵臨共同的現象是市場需求小,因此,如何保存實力,有效安排剩餘人員,提高生產效益是最重要的。而中國製造業生產方式中浪費太多了,應該需要反思。”如果這場危機能夠使所有生存下來的企業將自身的管理提高到一個更高的水平,使企業的經營方式調整到一個更有利的局麵中,那麼,劫後餘生之際也必將是成就輝煌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