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你的出生便是不幸
日本明治七年,樋口一葉出生在東京的千代田區,她的父親從德川時期起便是山梨縣的農民,為了在等級製度森嚴的日本傳統社會裏謀得一席家族的地位,他終於選擇了離鄉背井在京都創下一片自己的天地,成為一名士族武士。
而當明治新政府成立伊始,這位時已升任下級官吏的他更迎來了第一位千金,雖然其時他們家中已有兩位公子誕生,但是性情脾氣卻從小便與老父各不相同。倒是長女一葉從小便喜歡詩文,這與父親古典文學的愛好倒是同出一源。
樋口一葉的母親應屬於日本明治維新前固守傳統一路的女性,信奉女子無才便是德,丈夫在女兒讀書這事上竟與丈夫起了爭執。丈夫不顧妻子的一再反對,在樋口一葉五歲時便徑自將女兒送進了學堂。
等到樋口一葉十一歲時,她已經是日本高小四年級的學生。母親見她整日不思女紅,便埋怨父親這樣放任女兒,兩方意見僵持不下,一向膽小柔順的一葉為了不使父母相爭,最終同意了退學,事後她卻隻是在日記上無奈地記下了一筆,似乎是在她幼年時便養成了一種不與宿命掙紮的個性。
雖然過早地失去了學校教育的機會,但樋口一葉對讀書寫作的興趣卻從未丟下過,除了學習母親規定她完成的女紅,剩餘的時間她總是躲在角落裏自修父親和祖父輩留下的家庭藏書。一葉對文學的向往最終讓父親下定決心將她送到中島歌子創辦的著名女子私塾"荻之舍"學習。
樋口一葉在這裏可謂是如魚得水,深入地學習了和歌同古典日文與書法等科目。樋口一葉在父親及父輩的朋友麵前所表現出的落落的談吐,過早地顯露出了她與同齡人不同的出眾的才情,這讓父親更堅定了支持她繼續學業的想法。
隻是好景不長,到樋口一葉十五歲時,父親的事業開始走下坡路,幾年負債累累加之同時每況愈下的身體讓他不能再繼續操勞,原本就不十分富足的樋口家失去了主要的生活支柱,這讓一家人的生活更加困窘起來。
此時的父親已確診患上了肺結核,這在當時已是不治之症,掙紮了兩年後終於退回家中休養。樋口家的長子便匆匆地繼承了父親的事業,隻是還未有所作為他也患上了肺結核,病勢來得太猛以致並未經過幾番掙紮便撒手人寰。
父親幾乎經受不住這番沉重的打擊,事業的失利又迎來白發人送黑發人,本來就已近膏肓的病情更是急劇惡化,在長子去世不久便也匆匆離世了,一時間留下了剛滿十七歲的樋口一葉,還有一個二哥和尚且年幼的小妹,無依無靠的寡母失去了生活同精神的重心,艱難的境況可想而知。
此時的二哥又與母親也起了紛爭,樋口家唯一的男丁便在這萬般艱難的時刻絕情出走,斷絕了與母親妹妹之間的一切聯係,此時的樋口一葉雖僅僅是個十七歲的少女,可也被迫挑起了家庭的重擔。
往日沉浸於文藻歌賦的女才子如今被迫掙紮於幾文吃飯的口糧,妹妹尚不懂事,而母親隻在一旁埋怨命苦,她在日記裏幾乎整篇整篇寫的都是典當衣物與四處借錢的艱辛。她做過洗衣縫補等雜工,可僅是如此仍無法完全解決一家人的溫飽和父親遺留下的債務問題。
短暫的文學生涯,愛情隻是奢侈品
正當十九歲的樋口一葉幾乎為一日三餐走到絕路時,同為"荻之舍"同學的一位女孩子在報上發表了一篇小說。這原本並不是多麼特別的事情,然而當時她的這位同學竟因此得到一筆不菲的稿費,這筆錢幾乎相當於一位小學校長一個月的薪金,這讓原本失去了生活希望的樋口一葉找到了救命的稻草。
她下定決心以文養家,雖然在"荻之舍"她一直是老師稱讚的學生,可要成為一位大眾作家她的準備才剛剛開始。通過朋友介紹她認識了當時日本文壇頗有名聲的大眾作家半井桃水,並投其門下開始學習時下的小說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