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5章 朝政(1 / 2)

這些天,洛王爺根本是沒有回過王府,就算是回來也不過拿幾分公文,然後又進了皇宮,整個京城的官員都開始忙碌起來,比年終的績效評定還要忙碌。

哪怕是素日看起來最悠閑的洛亦塵,也時時趕往皇宮,哪怕是回了院子也不過匆匆補個回籠覺,跟著又與洛王爺一起進宮了。

皇帝雖然心機深沉,可終究他還是一位任君,記掛百姓,憂心天下,從國庫調出了三十萬石糧食連夜運往災區,又撥下巨額用來重建災區,哪知又有奏折上報,興州瘟疫蔓延,庶民暴動,縣郡級的官員竟然被那些暴民給殺了。

朝廷命官公然被殺,此事傳到京城,震驚朝野。

大殿上,皇帝麵色陰沉,右手輕輕扣著玉扳指,似是在等待他的朝臣能想出一個可行的辦法。

安國公上前一步,道:“啟奏皇上,今日晨時一刻,興州又有異動,瘟疫已在興州境內全麵擴散,甚至殃及臨近的城池長沙、永州一帶,派送過去的糧草仍不能分給每一個庶民,加之醫用醫療,與災後重建工作,此番興州庶民張繼、王軍二人帶頭造反,有數萬庶民舉旗跟隨!”

安國公的話無異於雪上加霜,一時間大殿內一陣唏噓聲,自皇帝登基後,廣施恩澤,天下太平,開國初年的亂民暴動已經不在眾人的思慮範疇之內了,如今又一次大規模的暴動,實屬罕見!

皇帝緊繃著臉,形色駭人,許久他才道:“眾卿家有何良策?”

一時間,大臣們一看看我,我看看你,下麵一陣議論之聲,就是沒見有人上前提出建言。

其實這些時日皇帝已經下旨,若誰能提出救災良策,便可加官進爵,但這升官的事兒並不是那麼好的差事,前天還有人提議再撥款前往興州,皇帝罵著說要修建是一回事,但戶部已經核算下來三十萬石糧草足以解救百姓,長此以往的撥款下去,隻會是一個無底洞,當下把那官員罵得灰頭土臉。

因為,在建言之前,所有人還是選擇三思再行。

皇帝冷眼掃向下方,竟無一人回答,他又問了一聲道:“眾卿家可有何良策?”

五皇子洛祈康上前一步道:“父皇,兒臣以為興州一帶之所以暴動是因為,在庶民看來他們的家園被毀,如今一貧如洗,加之瘟疫與饑餓令他們恐懼,這時張繼等人竭力鼓吹,令他們的信仰產生動搖,再有先前撥出的糧草尚不能解救災民於水火之中,兒臣提議第一,可再撥一批送去興州,庶民得到了父皇的恩惠,手裏有了糧食便不會產生恐慌,必不會與張繼王軍之輩同流合汙。第二對需要賑濟的災民進行登記,此後,就按登記的名冊進行救濟,確保父皇的恩惠能落實到每個災民身上,尤其是鰥寡孤獨疾病者要重點得到救濟,避免哄搶或者分配不均;第三,興州郡縣多名官員被殺,究其原因與貪汙納垢脫不了幹係才會引發民怨,為防止當地官員貪汙私藏,京城調派幾名欽差大臣前往興州,有了中央過去的命官,官員能行其職責,庶民也能直接感受到父皇的恩澤;第四減免賦稅,此行旨不在減稅,關鍵在於平民怨;第五,建立常平倉。這是在災難平息之後,當市場糧價低賤時,就提價向農民收購糧食,用以儲備;當市場糧價上漲時,就減價出售自己儲備的糧食以平抑糧價,將來再有地方發生災害,也可用儲備的糧食救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