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適應新生活——改名字·剪辮子·脫胎換骨(1 / 2)

沒開成小差,張愛萍司令員又親自出麵主持公道,批評了團領導,少樓心裏慢慢平靜下來。她想,既然走不了,就好好幹一番。心定了,和同誌們的關係自然慢慢融洽了。打這以後,少樓主動和大家打成一片,年輕的同誌都喜歡她單純率真的性格,她也慢慢適應了革命軍隊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生活。

在軍區大院裏,少樓經常能遇見對她有知遇之恩的張司令員。一次司令員見到她,關切地問:“小鬼,你這臉色怎麼老是黃黃的,是不是身體不太好?”她說:“沒事,身體棒著呢。”可當時她確實有鬧肚子疼的毛病,一疼起來就得用長板凳壓著腹部。不知道是不是小時候在胡同裏練功時落下的。奇怪的是,這病到北方後,不治自愈了。

有時張司令員看見她問:“小鬼,你幹嗎呢?”她說轉轉,司令員讓她有空到司令部來玩兒。當時澡堂設在司令部辦公樓裏,女同誌愛洗澡,免不了出出進進。少樓覺得張司令員“官”比誰都大,可是卻沒有一點架子,很親切,見了她總是問長問短,讓她很舒心。

還有一件讓少樓高興的事。參軍第二年,一位管組織工作的女幹部告訴她:“空軍某傘兵部隊要來挑選女兵,你出身好,會唱武戲,身體又好,我們把你給報上去了。”女幹部知道她的故事,也愛看她的戲。結果一測量,自己的身高不夠標準。雖然沒去成,但少樓很高興,心想部隊對我還挺不錯,各方麵都挺關心我的。那時她年輕氣盛,特別在乎別人對自己的態度。

少樓愛看電影。看到電影明星的名字大都是兩個字,好聽又好記,她也想給自己改個名字。改個什麼好呢?

聽說少樓要改名兒,幾個女同誌興奮地搬出字典。一翻翻出個“雷”字,有人提議說:“幹脆叫‘俞雷’得了。”少樓說不行,“俞(魚)雷”?不就是水裏的炸彈嗎?我這脾氣,越“炸”越“暴”。再說也不好聽,得換個能提醒自己別再犯錯誤的名字。又一翻,翻出個“鑒”字,當時還是繁體字,她讓人給她念這個字的意思,說是鏡子。少樓覺得這個字好,可以像鏡子一樣照出自己的缺點,提醒自己不犯錯誤或少犯錯誤。她決定將“俞少樓”改為“俞鑒”——她要讓自己記住這次教訓,好好在部隊幹下去。為了表示自己的革命決心,她又剪掉了兩條心愛的大辮子。

部隊要建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組織,第一批發展了七八名骨幹,要求全體青年參加成立大會,並告知大家:若想入團,必須吃苦在先、積極表現,包括給同誌們提水、刷碗。俞鑒想:這算什麼苦?打水、洗碗比我當學徒時輕鬆多了!我小時候學戲挨打受罵,比這苦多了!這點兒事,不在話下。於是她每天堅持提水,給大家洗碗,還主動要求下部隊慰問官兵。

俞鑒覺得進步之事十分要緊,她找到教導員說:“團裏的年輕人都參加新青團,為什麼不讓我參加?我也是年輕人嘛。”教導員說:“好啊,團裏馬上要排新戲,這次你好好表現一下。”

為了配合解放金堂島,團裏按傳統戲《螺螄峪》的結構,排演了一出現代戲《大破毒礁島》,俞鑒飾演其中的副元帥徐鳴皋一角。戲中有一套連唱腔、帶耍錘的表演,很受解放軍官兵的歡迎。看罷戲,戰士們都叫她“副元帥”,一見她下部隊,老遠就喊:“副元帥,給我們翻一下!”她就翻風虎跳、旋子、單蠻子給他們看,戰士們紛紛為她喝彩。也免不了鬧些誤會,剪掉辮子後,她留著一頭男式短發,一進女廁所往往有人驚叫:“哎,你走錯了!”把她推出去。戰士們看完戲,有人說她是男的,有人說她是女的,爭執不下時就打賭決勝負,大的打不起,就打二斤花生。戲散後,一定要到後台“驗明正身”,看看她究竟是男還是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