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寶庫中,京劇是一朵絢爛的奇葩。
曾幾何時,貴為“國劇”的京劇似亂花迷眼,攝國人心魄——三尺舞台生旦淨醜齊上陣,唱念做打競風流;上扮帝王將相,下演故事古今,吟敘風花雪月,演繹家國情仇;不大一塊地可國可家可天下,有限幾個人能文能武能鬼神;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百萬雄兵;三兩句道盡千古事,五七步走遍萬裏程——多少人為之迷戀,為之傾倒。
又曾幾何時,京劇舞台群星璀璨,名伶輩出,引來票友無數,追星如火如荼。其中最著名者,有並稱“老生三傑”(亦稱京劇“三鼎甲”)的程長庚、張二奎、餘三勝;“小三鼎甲”譚鑫培、汪桂芬、孫菊仙;“南麒北馬關東唐”——周信芳(麒麟童)、馬連良、唐韻笙;“四大須生”餘叔岩、馬連良、言菊朋、高慶奎(譚富英、楊寶森、奚嘯伯相繼遞補);“活趙雲”楊小樓,“活武鬆”蓋叫天,“美猴王”李萬春;“四大名旦”梅蘭芳、尚小雲、程硯秋、荀慧生;“四小名旦”李世芳、張君秋、毛世來、宋德珠(後李世芳因飛機失事辭世,北平部分報館推舉優秀“尚派”男旦楊榮環遞補);“四大坤旦”雪豔琴、新豔秋、章遏雲、胡碧蘭;坤旦“四塊玉”侯玉蘭、白玉薇、李玉茹、李玉芝……群星爭輝耀人眼,百花吐豔自流芳。
在京劇藝術的璀璨星河中,有一顆星是不該被人們忘卻的。她就是自幼學藝,四五歲即登台,活躍舞台近六十載,武藝精湛,絕技在身,被廣大觀眾譽為“女猴王”“活哪吒”“神文龍”的我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寧夏京劇團女武生俞鑒。
京劇有史二百餘年間,女武生曆來十分罕見。正如人們所知道的那樣,中國的京劇,男扮女裝比較普遍,且出了梅蘭芳等名揚中外的旦角;女扮男裝亦非罕有,如梅派名旦言慧珠等,也曾串演過武生戲。然而,女性專工武生、專演“猴戲”者,連廣大戲迷和票友也都說鮮有。尤其是近百年來,到目前為止,包括京劇在內的我國戲曲演員中,女性工武生並且成名者,據有人粗略估算,總人數當不超過十五名;而似俞鑒這樣功底深厚、技藝精湛的女武生,更是寥若晨星。
據史料記載,最早活躍於京劇舞台上的女武生,較有名氣的當推餘紫雲。她武功紮實,起打勇猛,嗓音甜美,唱白有韻,除勾臉武生外,凡京劇行當,十、九皆精,為當時女伶中的佼佼者。稍後的女武生趙紫雲,扮相英武,凜凜有丈夫氣,曾搭劉喜奎班演戲。再一傑出女武生梁春樓,勇武驃悍,起打猛烈火爆,動作如疾風驟雨,令人不敢逼視,得號“女振庭”,曾稱絕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