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姆·沃頓,美國零售業第一的沃爾瑪公司的創始人。從1962年到1992年,他親自掌管沃爾瑪長達30年之久。1985年10月,他被著名雜誌《福布斯》評為“全美第一富豪”,並得到了當時的美國總統布什親自頒發的總統自由獎章,這是在和平時期美國平民所能得到的最高榮譽。
勤勞儉樸的農民兒子
1918年3月29日,山姆·沃頓出生於美國中西部小鎮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他的父親是一位勤勞能幹的老實人。在他5歲的時候,為了生活,全家人離開了農場,搬到了密蘇裏州。他的父親在那裏做了一名農場貸款調查員。在密蘇裏州,他們又搬了幾次家。1933年,全家人搬到了密蘇裏州的哥倫比亞。然而,頻繁的搬家並沒有使這一家人的生活得到改善。相反,由於美國20世紀20年代農業的不景氣,以及30年代的大蕭條對以農業為主的中西部地區的嚴重打擊,所以在那一段時間裏沃頓一家的生活相當艱難。山姆·沃頓的童年和少年時代都是在貧困中度過的。
可是,盡管沒有錢,沃頓一家人卻保持著一種積極向上的樂觀態度。這種積極的精神深深地影響著山姆·沃頓。全家人都努力地工作,山姆·沃頓也不例外。從很小的時候起,他就幫助家裏幹活,並懂得了賺錢的重要性和需要付出的辛苦。他每天天還沒亮就起床擠牛奶,然後把奶挨家挨戶地送到顧客手上。後來大了一點,他還賣過兔子和鴿子,做過雜誌的推銷員。
艱辛的生活不僅沒有使山姆·沃頓喪失信心,反而磨煉了他的意誌,使他無論做什麼事都保持著旺盛的精力,全力以赴,雄心勃勃。
從小學開始,山姆·沃頓就開始送報紙賺錢,從上高中開始他花的每一分錢都是自己賺的,一直到他大學畢業。除了送報紙,他還當過餐廳的服務員(沒有工錢,隻提供免費的三餐)。在當服務員的同時,他還擔任遊泳池的救生員。盡管如此忙碌,他的推銷業績卻總是比別人好。他送報的業務經理曾經評價他說:“我們隻讓他當送報生,沒想到他卻成了我們的頭號推銷員。他做得好極了,而且非常地投入。”
在高中階段,山姆·沃頓學習非常努力,並且幾乎樣樣活動都積極參與。他曾經擔任過學生會的主席,並且是運動場上的常客,同時還是校籃球隊和橄欖球隊的隊員,被同學們評為“最多才多藝的男同學”。
高中畢業之後,由於密蘇裏大學就在哥倫比亞市,所以山姆·沃頓進入了這所大學攻讀工商管理專業。在大學裏他一邊打工,一邊念書,還參加了學校的各種組織,並且很快成為校園裏的領袖人物,受到同學的愛戴。他喜歡競爭,幾乎各種社團或公職他都要試一試,而且一旦幹了就會幹得非常出色。他當過畢業生聯合會主席、兄弟會會長、西洋劍社社長和校預備軍官訓練團團長等。
正是由於早年的艱辛培養了山姆·沃頓對金錢的態度:認真看待每一分錢,絕不亂花一分一厘。即使是在他成為“全美第一富豪”之後也是這樣。人們經常能看到有億萬身價的山姆·沃頓開著一輛破舊的老爺車,戴著一頂印有沃爾瑪標誌的棒球帽,在自家的折扣店裏購買便宜的日常用品,或者是在小鎮街角的理發店理發。山姆·沃頓出差時也總是住在中檔旅館中,並且盡可能地與別人合用一個房間;吃飯也總是在街邊的小餐館中。
在60多歲時,他仍然每天4點半起床開始工作,一直到深夜。偶爾他還會在淩晨4點訪問一處配送中心,並與員工一起吃早飯喝咖啡。
因為他從小就體會到了賺錢的艱辛,深知金錢的來之不易,所以他始終保持著儉樸的生活,並告誡他的後代,如果他們有追求奢侈生活而不努力工作的想法,他即使死了,也會從墳地裏爬出來找他們算賬的。而他的家人也確實對他儉樸的生活態度深有體會。
在他創業的初期,他的妻子和孩子都到店裏去幫忙,以減少雇工,從而節省開支。他還經常在商店關門後開著破舊的貨車,到幾百裏地之外去進貨。
一天,山姆·沃頓的弟弟巴德·沃頓接到了他的電話。在電話中山姆·沃頓告訴他,自己想買一架飛機;因為巴德·沃頓在二戰時當過太平洋戰區的飛行員,所以想讓他幫著參謀一下。他的弟弟馬上提出了反對的意見,因為山姆·沃頓連汽車都開不好。可是他最終還是買了一架二手的“空中跑車”雙人座機,僅花了1850美圓。飛機的引擎是洗衣機用的馬達,連巴德·沃頓這個老飛行員都有兩年沒敢乘坐它,可山姆·沃頓卻整天開著它在各個分店之間飛來飛去。後來,山姆·沃頓又換過好多架飛機,可是全都是便宜的二手貨。
從“5分——1角”商店開始創業之路
1940年,山姆·沃頓靠著打工賺的錢完成了學業,並取得了工商管理學士學位。本來他打算繼續深造,到東部的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可是這需要很多的錢,靠他打工的收入根本不夠。所以,他放棄了這個理想,決定先找一份工作。
這時他首先想到的工作是推銷人壽保險。因為他以前的女朋友的父親就是一個保險推銷員,而且非常成功。這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認為這是一個賺錢的工作,而且他從小幹的工作都跟推銷有關,所以他認為自己一定能夠勝任。正巧這時,希爾斯公司和彭尼公司到密蘇裏州招聘員工。在當時,這是兩家非常著名的大百貨零售公司。山姆·沃頓想了想,認為在百貨公司工作也和推銷有關,便欣然前往。結果,在畢業3天後,他就在彭尼公司找到了工作,地點是艾奧瓦州的達摩因分店。
在百貨公司工作一段時間之後,山姆·沃頓漸漸體會到做零售業並不比做人壽保險差。從此,他開始對零售業產生了興趣。在店裏他是一個業績突出的員工,很會向顧客推銷東西。不久,他就被升任為店裏的主管,並且得到了一位經理的訓練和幫助。這位經理曾經當過彭尼公司的銷售冠軍,從這位經理身上他學到了很多零售業的知識,也建立了幹下去的信心。
在彭尼公司工作18個月之後,山姆·沃頓就離開了那裏。因為1941年12月美國對日本宣戰,他作為預備役軍官訓練團的一員必須應征入伍。由於身體的原因,他不能上戰場,但還是被編入了預備軍官訓練團擔任少尉。在入伍後,他作出了影響自己一生的決定:經營自己的零售商店。在入伍期間,他抓緊一切時間為自己的事業作準備。一有空,他就跑到圖書館去待上一整天,圖書館裏幾乎所有的與零售有關的書籍他都看遍了。休假時他也不閑著。白天到當地的零售企業觀察他們的銷售情況;晚上回到住處仔細地研究,盤算著在退伍後如何開展自己的事業。
1945年,戰爭結束了,山姆·沃頓也結束了自己的軍旅生涯。他決定與一個大學同學合夥買下巴特勒兄弟公司的一家百貨連鎖分店。這家分店位於密西西比河中段這一商業繁榮、人口稠密的交通要道和貨物集散地,看上去很有發展潛力。可是他的妻子極力反對他把商店開在大城市,因為她不喜歡住在大城市,也不願意和別人合夥。所以,山姆·沃頓尊重了他妻子的決定,把店開在了阿肯色州的新港——一個擁有7000人口的小城鎮。因為當時巴特勒兄弟公司所屬的本·弗蘭克林雜貨連鎖店打算在那裏開設分店,沒想到他妻子的決定竟然誤打誤撞地幫了他的大忙。從此,沃爾瑪在幾十年裏一直堅持在萬人左右的小城鎮開店,而他的公司也一直是家族公司。即使在股票上市時,他的家族成員也一直掌握著舉足輕重的股票比例,並且基本不出售。
山姆·沃頓經過一番考察,決定用2.5萬美圓買下這家店。可是他手裏沒有這麼多錢,於是他想到了嶽父——一位成功的律師、銀行家和農場主。他向嶽父借了兩萬美圓,再加上自己的積蓄,終於擁有了一家屬於自己的商店。1945年9月1日,山姆·沃頓的商店開張了。這是一家營業麵積不足500平方米、經營廉價的日用品的小雜貨店,可是山姆·沃頓卻充滿信心,他決定在5年之內把它辦成阿肯色州最賺錢的商店。
雜貨店在當時又叫“5分——1角”商店,商品價格從幾美分到1美圓左右,所以山姆·沃頓商店的招牌中間寫著“本·弗蘭克林”商店,一邊寫著“5分和1角”,另一邊寫著“1元和1元以上”。由於當時自選的方式尚未出現,所有的商品都陳列在沿牆擺放的貨架上,售貨員站在櫃台前等待顧客,把商品遞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