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痛了,自然就放下了(1)(3 / 3)

後悔是一種耗費精神的情緒,後悔是比損失更大的損失,比錯誤更大的錯誤,所以不要後悔。

在高速行駛的火車上,一位老人不小心把剛買的新鞋從窗口掉了一隻,周圍的人備感惋惜,不料老人立即把第二隻鞋也從窗口扔了下去,這舉動更讓人大吃一驚。老人解釋說:“這一隻鞋無論多麼昂貴,對我而言已經沒有用了,如果有誰能撿到一雙鞋子,說不定他還能穿呢!”——注定無法挽回的痛苦,不如早點放棄。

通往山頂寺院的山路難行,一位朝聖者已是氣喘如牛。當他看到一個小女孩背著一個小孩從旁邊緩慢走過時,便同情地對她說:“孩子,你一定很疲憊,背那麼重的一個小孩。”小女孩聽到後不高興地說:“你背的是重量,但我背的不是重量,是我的弟弟。”(愛,不是負擔,那是一種喜悅的關懷與無求的付出!)一個人會落淚,是因為痛;一個人之所以痛,是因為在乎;一個人之所以在乎,是因為有感覺;一個人之所以有感覺,僅因為你是一個人!所以,你有感覺,在乎,痛過,落淚了,說明你是完整得不能再完整的一個人。難過的時候,原諒自己,隻不過是一個人而已,沒有必要把自己看得這麼堅不可摧。

看透的人,處處是生機;看不透的人,處處是困境。拿得起的人,處處是擔當;拿不起的人,處處是疏忽。放得下的人,處處是大道;放不下的人,處處是迷途。想得開的人,處處是春天;想不開的人,處處是凋枯。做什麼樣的人,決定權在自己;有什麼樣的生活,決定權也在自己。

咖啡苦與甜,不在於怎麼攪拌,而在於是否放糖;一段傷痛,不在於怎麼忘記,而在於是否有勇氣重新開始。

痛過,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哭過,才知道心痛是什麼感覺;傻過,才知道適時地堅持與放棄;愛過,才知道自己其實很脆弱。其實,生活並不需要這些無謂的執著,沒有什麼就真的不能割舍。

放棄,有時候比爭取還困難,因為放棄也是一種選擇。放棄的最高境界是不後悔。做任何事都要付出成本,人生最大的成本不是金錢和時間,而是機會。一個人越是什麼也不願放棄,就越容易錯過人生中最寶貴的機會。

實在放不下的時候,去趟重症病房或者墓地,你容易明白,你已經得到太多,再要就是貪婪;時間太少,好玩兒的事兒太多,從尊重生命的角度,不必糾纏。

失去的東西,其實從來未曾真正地屬於你,也不必惋惜。

人生並不在於獲取,而在於放得下。放下一粒種子,收獲一棵大樹;放下一處煩惱,收獲一個驚喜;放下一種偏見,收獲一種幸福;放下一種執著,收獲一種自在。放下既是一種理性抉擇,也是一種豁達美。隻要看得開,放得下,何愁沒有快樂的春鶯在啼鳴,何愁沒有快樂的泉溪在歌唱,何愁沒有快樂的鮮花在綻放!

世界原本就不屬於你,因此你用不著拋棄,要拋棄的是一切的執著。萬物皆為我所用,但非我所屬。

生活中,我們既要享受“收獲”的喜悅,也要享受“失去”的樂趣。失去是一種痛苦,也是一種幸福。因為失去的同時你也在得到。失去了太陽,我們可以欣賞到滿天的繁星;失去了綠色,我們可以得到豐碩的金秋;失去了青春歲月,我們走進了成熟的人生……朋友,別因為失去而感到遺憾,勇敢地去麵對,做生活的強者!

來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須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不要執著,人生有很多不如意,世界不會迎合你,地球不是為你轉的,所以不要執著於擁有,連我們都隻是紅塵的過客,生是赤條條地來,死又能帶走什麼呢?

人有左右手,凡事皆有兩麵性。好與壞,優與劣,成與敗……人生存在殘缺美,因為有殘缺,才會有追求更好的欲望。完美隻有相對,沒有絕對。

學會放棄,才有所得;懂得珍惜,才配擁有;忘記前塵,方能展望;活得平凡,才能過得寧靜。

當你覺得處處不如人時,不要自卑,記得你隻是平凡人;當別人忽略你時,不要傷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誰都不可能一直陪著你;當你看到別人在笑時,不要以為世界上隻有你一個人在傷心,其實,別人隻是比你會掩飾;當你很無助時,你可以哭,但哭過之後,你必須要振作起來,即使輸掉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