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厚積薄發,才能繡出夢想的錦繡圖案(1 / 3)

夢想是一場修行。要想實現夢想,就要內外兼修,需要不斷地學習,為自己充電,補充能量,直至自己足夠強大。所以,有夢想的人再忙,也要擠出時間讀書,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同時也要培養樂觀的個性。並且,要注意積累各方麵的人脈與資源,加以利用與整合,學會借力騰飛。

夢想,就是好習慣

美麗的風箏能在天空中高高飛翔,是因為它習慣了細線的操縱;燦爛的繁星,能在遼闊的宇宙間,日複一日有條不紊地轉動,是因為它習慣於按照自己的軌道運行。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不論是風箏還是繁花似錦的花木,都有自己的生存或生活習慣。

有一對父子倆在山上生活,靠打柴為生,每天,他們都要趕牛車下山賣柴。一路上,父親負責駕車,但山路崎嶇,彎道特多,兒子眼神較好,總是在要轉彎時,習慣性地提醒道:“爹,該轉彎啦!”

一天,父親病了,兒子隻好獨自駕車下山賣柴。到了彎道的地方,牛怎麼也不肯轉彎,兒子用盡很多方法,比如,下車去推拉車子,用青草引誘牛轉彎,結果,牛就是不動窩。

這是怎麼回事?

兒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後,他恍然大悟了……他左右看看無人,便貼近牛的耳朵大聲叫道:“爹,轉彎啦!”結果,牛馬上前行轉彎了。

牛用條件反射的方式活著,它有自己的生存習慣,而人也有自己的生活習慣。

“習慣”是指長時間養成的不易改變的行為動作、生活方式、社會風尚等,所謂“好習慣”,也就是良好的行為與規範。

習慣的力量是強大的,它決定人的思維和行事方式,甚至可以左右人們的夢想。一個的夢想最終能變為幸福的現實還是成為落花流水,多由習慣左右,甚至由一個小得不起眼的習慣左右。

40多年前,蘇聯宇航員加加林乘坐“東方”號宇宙飛船進入太空,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宇航員,實現了自己與人類的飛翔夢想。

加加林之所以能有這樣的幸運,能在多名宇航員中脫穎而出,不僅由於他能力非凡,更主要的是在於他有好習慣。

在確定人選時,所有的候選人實力都不相上下。但在演習之前,隻有加加林一個人是脫了鞋進入機艙的,而脫鞋進入機艙隻是他平時養成的習慣——他怕弄髒機艙。

雖然脫鞋進入機艙,隻是一個不起眼的小習慣,可卻讓設計飛船的主設計師特別感動。於是,他當即決定讓加加林執行試飛。

毫不誇張地說,習慣能讓一個人夢想成真。一個有夢想的人,一定要有良好的行為習慣。

一位心理學知名博士曾說:“一個人習慣於懶惰奢侈,他就會無所事事;一個人習慣於勤奮節儉,他就會孜孜以求,克服一切困難,做好每一件事情。”

在19世紀,有很多的石油商人,但最後,隻有洛克菲勒獨領風騷。洛克菲勒能成為石油行業的領軍人物,絕非上天垂青,主要是在於他有很多良好的習慣,比如,精打細算。

在經營公司時,洛克菲勒特別注重成本的節約,甚至將提煉每加侖原油的成本計算到第三位小數點。並且,連價值極微的油桶塞子他也不放過。他曾寫過這樣的一封信:“本月初送去你廠1萬個塞子,本月你廠使用了9527個,而現在報告剩餘112個,那麼,其他的塞子哪裏去了?”

曾有人這樣說:“有什麼樣的思想,就有什麼樣的行為;有什麼樣的行為,就有什麼樣的習慣;有什麼樣的習慣,就有什麼樣的性格;有什麼樣的性格,就有什麼樣的命運”。

習慣決定成敗,多一個好習慣,就會多一次實現夢想的機會;多一個好習慣,就會多一分將夢想變成現實的信心。

習慣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養成的,每個人都可以依據自己的夢想取向有意識地培養某種好習慣,糾正某種壞習慣。

如果一個人有夢想,一定要先盤點一下自己的習慣資本,看自己有多少好習慣,有多少壞習慣。然後將這些好習慣與壞習慣列一個清單,把好的習慣延續下去,把壞習慣一個個地改變。

一個人要想夢想成真,凡事必須積極主動,隻有積極地去麵對所有的事情,養成凡事積極主動去做的習慣,才有為夢想打拚的動力,才能讓生活更加精彩。

實現夢想的路是一段不長不短的旅行,既然我們有遠大的夢想與目標,就要養成善始善終的習慣,不論做什麼事,都要有始有終,要始終如一地堅持下去,在生活或工作中,我們有很多事情要做,但時間是有限的,這就需要合理地安排,養成要事第一的習慣,學會做正確的事,能區分重要與不重要的事,永遠將重要緊急的事放在第一位。

養成良好的習慣並不難,難得是能堅持下去。如果你要養成好習慣,就要將每一種良好的行為不斷地重複,慢慢地就會成為一種習慣。

當你養成了一個好習慣,就要堅持下去,不斷地強化它。慢慢地,它就會春風化雨一樣溜進你的心靈,變成你內心深處一股奇妙的源泉,成為你追夢途中的正能量,幫助你實現心儀已久的夢想。

養成一個好習慣,就離夢想更近一步;改變一個壞習慣,就在夢想的路上更上一層樓。從現在開始,讓我們每天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或工作習慣,每天改掉一個壞的習慣,隻有這樣,才能為自己的夢想高樓,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靜心學習,夢想需要真功夫

夢想是一場不遠不近的修行。無論何人,要想實現夢想,都要內外兼修。內,是指在心理上不斷提升;外,則需要勤奮地學習,為自己充電,補充能量,直至自己足夠強大。

莎士比亞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讀一本好書就猶如經受一次精神洗禮。所以,一個有夢想的人,要勤奮學習,不斷地為自己充電,不斷地讀書,不斷地修煉,才能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

當為生活或夢想打拚時,或許你很忙,很累,可再忙再累,也要靜下心給自己一點時間學習,給自己一點時間讀書。隻要你想給自己一點時間,總是有時間去學習的。

隋朝的時候,有一個叫李密的人,在他少年時候,曾經在隋煬帝的宮廷裏當侍衛。

李密生性好動,輪到他值班的時候,他總是左顧右盼,不好好值班,結果被隋煬帝發現了。

隋煬帝認為這孩子不大敬業,就免了他的差事。

李密並沒有懊喪。回家以後,他發憤讀書,一心要做個有學問的人。有一回,李密騎了一頭牛,出門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漢書》掛在牛角上,抓緊時間讀書。此事被傳為佳話。後來,李密也真的成為一個學識豐富的人。

“胸藏文墨懷若穀,腹有詩書氣自華。”淵博的學識和寬廣的眼界會讓一個人散發出一種卓爾不凡的氣質,擁有強大的氣場,能博古通今,能激揚文字,指點江山。

範仲淹在兩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就去世了。

父親去世後,家境衰落,為了生活,母親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範仲淹也隨母親到了朱家生活。雖然範仲淹小時候命運坎坷,但那時,範仲淹就很喜歡讀書,曾在長白山醴泉寺讀書。因家庭貧苦,在醴泉寺讀書時,他每天隻能煮一盆薄粥,劃作四塊,分兩餐吃。雖然生活很苦,範仲淹還是堅持在醴泉寺學習了三年,完成了學習的任務。

後來,他知道了自己的家世,就告別了母親,去南都學舍讀書。此時,他在學習上更為勤奮,每天大部分時間他都在讀書學習,白天學習的時候,很少吃東西,常常是快到晚上的時候,才吃一點東西。晚上的時候,經常通宵達旦地讀書學習。感覺困了的時候,就將水澆在臉上。據說,為了讀書學習方便,他五年沒有脫衣服睡覺。

在勤奮學習的過程中,範仲淹有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抱負,並努力實現了它。

夢想是一個曲折起伏,變幻莫測的大舞台,想在這個大舞台贏得更多的掌聲與鮮花,想要在這個大舞台上永遠出彩,就要有高超炫人的舞技,有過硬的本領,這就需要不斷學習。

書中自有黃金屋,堅持讀書,讀精品書,並能靜下來思考,不斷擴充知識麵,提升見識,做到每天一點點積累,就會有不小的長進。

一代偉人毛澤東曾經說:“我一生最大的愛好是讀書,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一日不讀。”為了能多讀一會兒書,他是分秒必爭,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都利用了。

每閱讀一本書,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劃上圈、杠、點等各種符號,在書眉和空白的地方寫上許多批語。有時,還把書、文中精當的地方摘錄下來或隨時寫下讀書筆記或心得體會。

如果你有夢想,就多花點時間,花點心思讀書吧。書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啟迪人的智慧,書是成就夢想的階梯。讀書可以讓人睿智,讀書使人靈秀。隻要你堅持讀書,就一定能改變命運。

為什麼會有一些人,他們學曆很高,可多年後卻依然感覺自己停留在原地,沒有進步。這多是因為他們總滿足自己的現狀,殊不知,學海無涯,學無止境,知識總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所以,一個人要想圓自己的夢想,一定要堅持學習,要活到老學到老,多讀書,博采眾長,增長智慧。

挑戰夢想,從改變自己的弱點開始

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缺點,麵對自己的優點,人們常常引以為榮,甚至當作炫耀的資本。麵對缺點,很多人常常難以接受,或不敢直麵。每每有人提及自己的缺點,就有向傷口上撒鹽的痛感,甚至由此與人反目成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