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夢想之路,跪著也要走下去(2 / 3)

而驢呢,則不停地在井裏哀號。農夫一見沒辦法將驢從枯井中救出,就決定放棄這頭驢,但又不忍心讓驢忍受長時間的煎熬,就決定將枯井填平。這樣,也可以避免其他動物不小心掉入井裏了。

於是,農夫就叫其他人幫忙填井。大家向井中填了一會兒土,就聽不見井裏的驢哀號了。

“是不是驢被泥土掩埋了,所以,就不叫了?”農夫有些傷心,也有些好奇。他走到井邊,可等他將目光投向井中的時候,卻發現:當泥土落在驢背上時,驢就會將它抖到腳下,然後,它不停地挪動腿腳,讓自己站在剛抖落下的泥土上,這樣,它就會離井口越來越近。

農夫高興地向眾人講了井中的情況,大家聽了十分開心,都繼續向井中填土。最後,驢終於慢慢升出了井口,重獲新生。

在生死關頭,很多人會失去信心,但在關鍵時刻,一頭掉進井中的驢卻依然抱著一定要走出井口的念頭,用自井口上飛下的泥土作為上升的台階,將泥土一點點踩在自己的腳下,以此來抬高自己,一步步接近井口,並因此得救。

與其說是人們向井中所填的土救了它,不如說是因為它的不放棄與堅強的意誌救了它自己。

大凡成功的人,沒有哪一個人不曾陷入困境,甚至是絕境。在苦難和絕境麵前產生動搖的念頭,是很正常的。但是,每一個成功者,都要把那個小小的念頭按住,然後,設法走出。

鬆下幸之助小的時候,家裏並不貧窮,他的父親擁有150畝地,有7個佃農耕種,但在鬆下幸之助5歲時,他的父親做稻米期貨交易破產,家境一下子變得非常差,生活一下子拮據起來。

為了還債,家裏不僅被迫賣掉了一切值錢的東西,十口之家搬進一間簡陋的出租公寓,而且生活沒了保證,吃飯也成了問題。由於沒有足夠的食物,孩子們開始夭折。

為了生存下去,鬆下幸之助從9歲起就開始給人家當學徒工,而且一直體弱多病。家庭的貧困激起了鬆下幸之助的創業夢想。但當他決定創業時,他手上隻有100元,連一台機器都買不起。

為了渡過難關,他不得不將妻子的首飾和衣服送進當鋪。創業期間,又遇到了很多難以想象的困難,但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無論處境是多麼讓人迷茫、困惑和痛苦,他都堅持了下來。

最終,鬆下幸之助挺過來了,並且實現了他的財富夢,締造了一個龐大的電器帝國。

經曆挫折與困境,不一定是壞事,隻要設法走過去,就會多一份閱曆,多一種經驗。

巴爾紮克曾經說:“苦難對於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於能幹的人是一筆財富,對於弱者是一個萬丈深淵。絕境能造就強者,也能吞噬弱者。”

山重水複,看似無路,其實,總有出路,所以,在遇到困境的時候,要懂得正確麵對,要在忍無可忍時,學會咬緊牙關,拚盡全力去堅持。要在看似絕望的時候,抱著天下沒有過不去的坎,沒有翻不過的山的態度,信心百倍地走過困境。

很多人一遇到困難,就心慌意亂,不知所措,其實,在遇到困境的時候,要先靜下心來,換個角度,換個思路思考一下。靜不下心的時候,要試著深呼吸,這樣往往就能靜下心去思考,能想出絕妙的對策,從而豁然開朗,絕境逢生。

不管在通往夢想的路上,所遇到的困難與挫折有多大,都要咬緊牙關挺過去,要堅定信念,鍥而不舍地挺過去。挺過去就會走出陰霾,迎來陽光明媚、風和日麗的日子。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不管通往夢想的路上,所遇到的困難與挫折是多麼難以克服,都不要絕望。感覺日子難過時,要咬緊牙關,要相信,所有的困難與挫折都算不了什麼,都能一一克服,總有一天,你會與夢想一起向著遼闊無垠的天際飛翔!

有恒心的人,才會脫穎而出

勝利永遠屬於那些有恒心,做任何事都能持之以恒的人。

凡事貴在持之以恒,恒心是可貴的。無論做何事,都要有恒心,那些凡事隻是淺嚐輒止的人,是成不了大事的。凡事持之以恒,能始終如一的人,才能實現夢想,才能享受到好夢成真之後的喜悅。

耐跑的馬兒才會脫穎而出,有恒心的人能笑到最後,有恒心的人才能心想事成。

吉爾伯特·貝克特是英國十字軍的騎士,在一次行軍作戰時,他不幸被俘,成了一名奴隸。貝克特沒有對生活失去希望,他一直夢想著有一天能回到英國,並且積極樂觀地生活。最後,他不僅贏得了主人的信任,還贏得了主人的女兒對他的愛情。

即使如此,他也始終沒有忘記回歸英國的夢想,他一次次地想著法子逃跑,最後,終於回到了英國。

他逃跑後,主人的女兒依然對他念念不忘,並有了去英國尋找愛人的想法。但是,這個可愛的姑娘根本不會說英語,隻會說兩個詞:一個是“倫敦”,另一個是“吉爾伯特”。

這個姑娘懷揣著尋找愛人的夢想出發了。在路上,她見人就一遍一遍地說“倫敦”,最終她登上了一艘開往倫敦的輪船,並隨輪船抵達了倫敦。

到了倫敦後,她見人就問“吉爾伯特”,結果,在別人的指點下,她抵達了吉爾伯特居住的那條街。然後,她就喊“吉爾伯特”。

聽到她呼喚的聲音,很多人都會到窗口看一下,而吉爾伯特也跑到了窗口張望,當他看見窗口外是心愛的戀人時,他衝了出去,挽起姑娘的手臂……

在實現自己夢想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有可能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有些人一遇到挫折就感覺夢想是那麼無望,那麼遙不可及,而有一些人則無論遇到多大的挫折,都會憑著一種信念和百折不撓的精神,繼續在實現夢想的道路上堅持下去。

大家都聽過愚公移山的故事。愚公帶動一家老少,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搬運著一座大山。

現在我們已經有現代化的移山工具,但我們所缺少的,是愚公那種百折不撓的恒心。

無論做什麼事,都一定要有恒心。

隻要你有恒心,不管在別人看來是多麼不可能的事都能變成可能。

童第周出生在浙江省鄞縣一個偏僻的小山村裏。

一天,童第周看到屋簷下的石階上有一行小坑,他就不解地問父親:“那屋簷下石板上的小坑是誰敲出來的?”

見兒子這麼好奇,父親便耐心地回答道:“這不是人鑿的,是簷頭上的水滴下來敲打而成的。”

“啊?小小的水滴有力氣把堅硬的石頭敲成坑嗎?”

“一滴水當然敲不出坑,可是時間長了,一滴滴的水,不斷地敲,不停地敲,就能敲出坑了,而且還能敲出一個洞呢!所以,就有‘滴水穿石’一說嘛!”

曾經有一段時間,童第周不想讀書學習了,父親就用這個故事教育他,並書寫了“滴水穿石”四個大字贈給他,以鼓勵他好好讀書學習。

童第周將父親的字與話銘記在心,每當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他就會用“滴水穿石”來激勵自己再堅持下去。

讀中學時,由於他基礎差,童第周的學習有些跟不上了。第一學期結束後,他的平均成績隻有45分。學校令其退學或留級。

為了提高學習成績,他在學習下狠下工夫。每天,天蒙蒙亮,他就在路燈下讀外語;夜裏熄燈後,他又去路燈下自修複習。

結果,他的學習成績很快有了提高,他的平均成績達到了70多分,幾何還得了100分。自此,他明白了,世上沒有天才,天才是通過不斷地堅持、努力而煉成的。

小小的水滴隻要長年堅持不懈,就能把堅硬的石頭敲穿。一個有夢想的人,隻要堅持不斷地,持之以恒地學習,就一定能修煉到爐火純青的境地。

“滴水可以穿石,鋸繩可以斷木”。做事有恒心,對任何事都一心一意,就能將事做得盡善盡美。如果三心二意,即使你是天才,也終難有所作為。

很多人之所以做事總是三分鍾熱度,總是半途而廢,不能堅持做下去,就是缺少持之以恒的做事態度。所以,無論做什麼事,一定要有恒心,要有堅強的意誌,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當然,更不能見異思遷。

很多時候,我們做事時沒有恒心,是因為受很多消極的心理因素影響,如不自信。如果對自己所做的事情不自信,就很容易產生放棄的念頭。相反,當一個人做任何事情都能有始有終,就會在內心潛移默化,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所以,無論做任何事,都應該克服消極的心理因素。

恒心往往是需要成功來支撐的,當一個人取得了一點成就之後,信心就會大增,這比任何鼓勵都要給力。所以,要想培養恒心,給自己製訂奮鬥的目標時,就一定要明確。明確了目標後,再在這個大目標下製訂許多小目標,然後踏踏實實地去努力。當你實現了一個小目標,就會有成就感,有信心實現下一個目標,完成下一個計劃。

總而言之,成功有兩個最重要的條件:一是堅定,二是忍耐。如果你在為夢想打拚的路上,遇到了困難與挫折,一定要堅定自己的意誌,一定有要恒心。要靠著內心中這股無比強大的動力,一步步向前,一步步接近夢想,最終,你會抵達夢想的彼岸。

再試一次,你就有可能好夢成真

很喜歡劉歡的一首歌《從頭再來》,一聽到“心若在夢就在,天地之間還有真愛,看成敗,人生豪邁,隻不過是從頭再來!”這句歌詞時,總是為之怦然心動。

在這個夢想飛揚的時代,許多人在為自己的某個夢想打拚,可有些人打拚了多年,最終還是一事無成。如果你也是如此,你還會從頭再來,還會有再來一次的勇氣與豪邁嗎?

科舉失利的蒲鬆齡曾書寫一副名聯:“有誌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因為能臥薪嚐膽,不怕失敗,不氣餒,他寫就了《聊齋誌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