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是,寫作,讓老人的生活變得充實快樂起來,在寫作中,他重溫著過往的人生:戀愛時的甜蜜,初為人父時的驚喜,柴米油鹽中的幸福。
往事如昨,在對往日生活的回憶中,在記憶之門被打開後,曾經的美好,再一次如電影鏡頭一樣不斷地在他腦海中反複地回放。
或許,老人一生有很多夢想,都沒有實現,但在他為最後的夢想而努力時,他所做的努力,讓他遠離了病痛的折磨。
老人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是一臉的安詳和幸福。因為他實現了最後的夢想:為自己,寫完了一本書。
我們不是為夢想活著,但隻有擁有夢想,我們才能有前進的動力,有了夢想,才有努力的方向。如果沒有夢想,那麼,人生就沒有方向,就會失去希望,更難以擁有快樂和幸福。
同樣的生活環境,如果誰有夢想,那麼,他就會高瞻遠矚,會站在比人高的起點上衝刺,並在夢想的路上,將他人遠遠地甩在後麵。
建築工地上,有三個工人在砌一堵牆,有人問:你們在幹什麼?第一個人說:在砌牆!你沒看見嗎?
第二個人笑了笑,說:我們在建高樓。
第三個人很開心地說道:我們正在建一個美麗的城市。
一晃10年過去了,第一個人依然在砌牆,隻不過是換了一個工地砌牆;第二個人成了坐在辦公室畫設計圖的工程師;第三個人呢,成為了他們的老板。
有夢想的人生是瑰麗多彩的,因為它能給人無限的希望與憧憬,讓人每天都激情洋溢地活著。
人有夢想,才快樂,有遠大夢想,才能改變命運!你有夢想嗎?你的夢想是什麼,是建高樓,還是建一個美麗的城市?
不管你的夢想是什麼,隻要有,就可以,不管你心懷的是英雄般的雄心壯誌,還是尋常百姓的燕雀之誌,都應該且夢且珍惜。
夢想是精神的享受,不是欲望
天空總是寵愛心生羽翼的人,上蒼總是憐惜心懷夢想的人。人,一定要心懷夢想。沒有夢想,沒有追求,就看不到生活的希望與前景。一個人如果沒有了夢想與追求,就如河流裏的樹葉與浮萍,隻能隨波逐流。這樣的生活,決沒有快樂可言。
有夢想的人,是快樂的。或許一個人的夢想,他終究沒有實現,但隻要為夢想而努力了,他的人生就沒有遺憾,一生就會過得充實而多彩。
對於夢想來說,結果最重要,過程也重要。所以有人說,經曆就是財富。
不管一個人的夢想是觸手可及,還是遙不可及,隻要能盡情追逐自己的夢想,就能從中深深體會到那種別樣的快樂。
有人說,我經常有想法,我有很多很多的夢想,我為什麼感覺活得太累。其實,人之所以活得太累,不是夢想太多,而是欲望太多。有一個朋友,在2005年的時候開了一家店,現在,他的生意尚可,但絕不是日進鬥金。他早些年買了一個兩居的房子,現在一門心思要換個三居的大房子。他原來開著大眾車,這兩年又想換一輛寶馬。
今年,他買了三居的房子,買了寶馬,但他並不快樂,他感到很累,因為他還要拚命賺錢來還車貸,房貸……所以,親戚朋友每次見到他,他總是說他很累。
人的欲望可以說是與生俱來的。當我們呱呱墜地的那一刻,我們就有求生欲,有食欲等各種各樣的欲望,隨著我們的不斷成長,又有了學習欲,金錢欲等。
欲望是一把雙刃劍,人不能沒有欲望,否則,人類與社會就不會有進步。但又不能有太多的欲望。因為欲望並不是夢想。
或許,夢想和欲望都是要表達人的訴求,但夢想側重於要創造什麼,欲望側重於要取得什麼。
夢想可能很遠大,也可能很普通;欲望可能很宏大,也可能很現實,但是它們帶給人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
高曉鬆曾在《中國達人秀》中說:“夢想是,隻要它在,你就永遠是快樂的。欲望,總是讓人煩惱的!”
為滿足欲望而拚搏,就會感覺越來越辛苦,煩惱越來越多。為實現夢想而拚搏,這是快樂的“累”,盡管身體很辛苦,但心裏卻感覺很舒坦。
每天清晨,我們的某些欲望會於陽光中消散,而當我們穿行於摩天大廈、寶馬香車間,某些欲望又會重新產生。
而夢想呢,不管你處境如何,它從不會消失,它會在困境中支持你。即使你摔倒了,它也會給你力量,讓你咬著牙、含著淚卻依然慢慢翻身爬起、繼續拚搏。
人的欲望就像香水一樣,欲望少時,恰到好處時,它會清香醇美;而欲望太多時,我們就會感覺心累、心煩,會感覺呼吸不暢,甚至會有窒息的感覺。
或許,在我們內心深處,總是一個欲望接著一個欲望不斷地萌發、膨脹……所以,有時,欲望需要有所抑製,而夢想呢,則需要盡情放飛。
如果能夠選擇,我們要不斷舍棄自己的欲望,不斷地給自己心中種下夢想的種子;如果你內心的磁盤總是被欲望占滿,就要定時清空,及時清空,清空那些讓自己倍感煎熬的欲望——特別是當你有欲望而無夢想時。
夢想是美好的,現實總是殘酷的;夢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所以,在平凡的生活中,我們要不斷地種下夢想,發現生活中美好的一麵。
夢由心生,夢想是精神的享受,是精神的愉悅,心有所夢,生命才更加有意義,日子才更加有滋味。
或許,有些夢是白日做夢,是“天方夜譚”,可我們為這樣的夢想而快樂,更何況,誰又能斷言它不會實現呢?
莫問春陽幾時暖,莫問春花幾時開。山重水複,柳暗花明,清空欲望,向前衝吧!
人生最有意義的就是,與夢想同行。與夢想同行的人,一路上總會有意外的收獲,總會有意外的驚喜與感動。
夢想,從來不是做白日夢
時光飛逝,流年似水,什麼都會成為滄海桑田,在不老的時光中,隻有夢想的花兒不會凋謝,於人生的四季中鬱鬱蔥蔥。
朋友木子李說:“很想去旅行,先去西藏,然後再去五彩雲南,完成一場最完美、最浪漫的旅行;另一個朋友說,他最大的夢想是周遊世界,走遍全球。對於這周遊世界的夢想,很多人認為是白日夢。”
或許,在很多人的眼裏,他人的某一個夢想隻是白日做夢,可是,如果他曾擁有過夢想,就會理解一個人的夢想有多麼珍貴。
人總會懷有這樣那樣的夢想,但夢想從來不是白日夢。白日夢是空想,而夢想經過努力與奮鬥,大多可以變為現實。
田吉是一個美國的小男孩,在小時候,由於家境困難,他每天吃得都很差。由於從小營養不足,他得了軟骨症。
6歲時,當與他差不多大的孩子都四處跑著玩時,他的雙腿卻已變成“弓”字形,但他依然有一個夢想——有一天他要成為美式橄欖球的全能隊員。
了解他身體情況的人,都覺得他的這一夢想簡直是天方夜譚。
小田吉卻為了自己的夢想一直在努力。
他曾經千方百計地去觀看橄欖球高手布朗的比賽,想通過這種方式向高手們學習。
沒有錢買票,他就在全場比賽快結束時,從工作人員打開的大門溜進去,觀看為時不多的幾分鍾比賽。
多年後,小田吉終於成了一名十分優秀的美式橄欖球的高手,並打破了布朗曾經創下的紀錄。
達爾文從小就對大自然十分好奇,立誌要找到人類的祖先,這是他的一個夢想,也是他不懈奮鬥的信念與支撐點。
他不顧家人的反對,開始周遊全球,在曆經千辛萬苦後,最終寫下《物種起源》,推翻了人們以前的觀念——人類是由上帝創造的。
我們夢想著明天,夢想著下一刻,夢想著未來。因為有了夢想,我們枯燥的生命旅程,才變得五彩斑斕,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才會異彩紛呈,我們才能超越自己,人類才有美好的未來。
多年前,一個聖誕節的早晨,有兩個孩子的爸爸送給孩子們一份可算得上是世界上最好的禮物——飛螺旋,一種能在空中高高地飛翔的飛螺旋。
“鳥才能飛呢,它怎麼也會飛!”其中的一個孩子維爾伯百思不得其解。
之後,兩個孩子的爸爸進行了表演,隻見他先把上麵的橡皮筋扭好,手一鬆開,飛螺旋就“嗚嗚”地向空中飛去。
除了燕子和蝴蝶等一些能飛的動物,原來人類可以製作能飛翔的東西。
自此後,他們的幼小心靈中,就自然而然地萌發了一個夢想:將來一定要製造出一種能飛上藍天的東西。這個夢想一直激勵著他們。
這兩個孩子就是萊特兄弟。
有了夢想的萊特兄弟,研製出了能在空中飛行的飛機,並最終在1903年12月17日上午駕駛飛機,試飛成功,將自己的夢想變成了現實。
有飛翔的夢想,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有飛翔的夢想,我們的祖先在2000多年前發明了風箏。有登天的夢想,我們人類就登上了月球……人類的每一項發明,每一次進步,都與夢想如影相隨,正因為人類有了夢想,才從穴居的山洞中走出,遠離了茹毛飲血的洪荒時代。
有時,與其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不如說夢想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夢想不是空想,不是異想天開。夢想是美好的意願,是遠大的目標,是最強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