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高更

出生地:法國

生卒年:1848-1903年

曆史評價

高更是法國後期印象派三大巨匠之一。

高更1848年生於巴黎,逝於馬克薩斯群島的法都——伊瓦。高更早年在海輪上工作,後又到海軍中服務,23歲當上了股票經紀人,收入豐厚還娶了一位漂亮的姑娘梅特·索菲亞·加德為妻。可是高更在自己的繪畫天賦召喚之下,35歲時辭去了銀行的職務致力於繪畫,38歲時與家庭斷絕了關係,過著孤獨的生活,並通過畢沙羅卷入了印象主義的天地。高更受到印象派朋友的影響開始作畫,還受到象征主義,日本版畫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高更總是向往著遠方,留戀那些具有異國情調的地方,他要求拋棄現代文明以及古典文化的阻礙,回到更簡單、更基本的原始生活方式中去,他很願意過野人的生活,這使他在39歲時踏上了去巴拿馬和馬提尼島的旅行,在那裏找到了自己期望的東西:茂密的植物、永遠蔚藍的天空、慷慨的大自然、簡樸的生活。後來因事不得不離開這個熱帶的天堂返回法國,這時正好40歲,精力充沛而有主見,保留著尊貴高傲之氣。他是位具有強烈個性、惹人討厭又招人喜歡的人,粗魯和高雅並存,他總是強烈要求自我表達,要證明自己的價值。

高更為什麼要到布列塔尼、巴拿馬和馬提尼島去呢?因為他要到自己認為具有古風的地方去尋找一種不同於我們極端文明的環境和氣氛,他在那裏找到了天堂一般的環境。明晰的線條、碩大的體積感、生硬的對比色彩,從此他與印象派決裂(1887年),當他回到法國時就譴責莫奈和畢沙羅特有的自然主義幻覺,提出藝術表現的“綜合”。

相關鏈接

高更與凡,高高更與凡,高是好朋友,兩人曾在阿爾同住過一段時間,後因發生衝突凡,高將自己耳朵割掉,後世有說法是高更將凡,高耳朵割掉的,不足為信。

簡化了的巨大形狀,均勻單一的色彩,分割主義,無陰影的光,素描與顏色的抽象化,超脫自然,這就是高更所發現和創立的藝術。但是他的這種幻想和藝術在自己的國家處處走投無路,於是在1891年2月23日他拍賣了30幅作品得到一筆收入,於4月4日乘船前往塔希提島,曆經幸福與磨難,畫了不少畫後又回到法國。

在1893年11月舉辦了他的《塔希提人》畫展,結果是徹底失敗,在物質上收入是零。而他那新穎、神秘、野蠻的繪畫,迎得了一些崇拜者。巴黎文明人的嘲弄又使他返回塔希提島。這樣,便有了今天廣為人知的脫去了文明的衣服,獨身一人赤裸裸地置身於偉大的自然之中的高更的傳說。病魔和家庭喪女的不幸使他想到自殺,得救後畫了一幅傳世傑作《我們從哪裏來?我們是誰?我們往哪裏去?》,而後又移居馬克薩斯群島的法都——伊瓦,於1903年5月8日辭世。

——傳世佳言——

別過於摹仿自然,藝術是一種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