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章】玄機隱秘(1 / 3)

移魂筆記【第001章】玄機隱秘

張亮,不高不矮,一米七六的個頭,身體有些偏瘦,但顯得很精神。相貌清秀俊朗,一雙智慧的大眼時常有靈光閃動,標準的一介書生模樣。從小博覽群書,有著過目不忘的記憶,為此贏得一個“神童”的美譽。

“神童”出生於一個八代貧農的人家,有一個貌美如花的姐姐,已經嫁人。母親是一個憨厚老實的農家女人,父親曾是義和團的一名小壇主,義和團被剿之後,苟且偷生,回家重操舊業——務農。

當年其父親之所以能當一名壇主,還要歸功於他兒子。

那一年,年僅七歲的張亮,通過研習古書,複造出一副“諸葛神弩”。

當時清朝仍舊是冷兵器時代,刀槍劍戟,斧鉞鉤叉,一副可以連續發射的‘諸葛神弩’,搖搖領先,排在了兵器榜的首位。

張亮一時的超常人舉動,驚動四野,著實讓人目瞪口呆,拍手叫絕,也為他自己贏得一個“小諸葛”的美名。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轉眼之間,花開花落,已然九載。

滿腹經綸,才高八鬥,胸有安天下之文略的張亮,卻無處施展。

主要是其父親一直不讓他進京趕考,怕朝廷查出當年義和團的事情,殃及兒子,到時候落個雞飛蛋打,家破人亡。

朝廷無能,任外強隨意欺淩,自去年慈禧太後和光緒帝相繼升天之後,朝廷愈發昏庸無道,黎民百姓陷入一片水深火熱之中。為此張亮一直鬱鬱寡歡,逢人亦是強顏歡笑,內心始終不肯放棄,期待有朝一日,能一展鴻鵠遠誌。

甚至開始設想聚眾起義,回想當年義和團以“扶清滅洋”為口號,聚義幾十萬民眾,痛殺洋毛子,最後被朝廷利用,遭遇慘敗。張亮每每想到此處,必是憤憤難平,時常悲歎道:“大清不亡!國運難昌!”

這一天,正值六月六曬書節,張亮雖家境並不富裕,但所藏之書著實不少,每年這一天他都會取出來晾曬。

“三伏乘朝爽,閑庭散舊編。如遊千載上,與結半生緣。讀喜年非耋,題驚歲又遷。呼兒勤檢點,家世隻青氈。”張亮口中低吟著潘平雋在《六月六日曬書詩》中的佳句,將自己的所藏之書,全數取出,一一晾曬。

一時間,院中三條板凳,兩張桌子,還有裝書的大木箱上,密密麻麻晾滿了詩書、古卷、文章。但仍有半箱藏書沒處可曬,張亮不忍將書放到地上,於是他找來繩子,在院中幾棵老槐樹之間,來回穿梭係了幾道,然後將書對半打開架到上麵。

就在張亮將藏書幾乎全部曬完的時候,大木箱裏所剩的幾本書中,一本《紅樓夢》引起了他的注意。

真沒沒想到,一別多年,你竟然就這樣靜悄悄的壓在箱底!

再次拿起這本《紅樓夢》,不由得想起它的來之不易。

記得這書還是四年前跟一個說書先生換來的,當時說書先生點名非《易經》,一概不換。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可張亮偏偏兩本書都想要,最後他熬了三天兩夜,將《易經》全部硬生生給背了下來,才與說書先生換了這本《紅樓夢》。由於當時張亮已經太累,書換到手之後,還未來得及看,便放在枕邊睡著了。等醒來他想細看的時候,發現辛辛苦苦換來的《紅樓夢》已經找不見了。

張亮問父親見到沒有?換來的卻是父親嚴厲的一頓批評:“少不看紅樓,老不看水滸,你知不知道?好好讀你的詩,寫你的字,那書我已經給你燒了,想看等老了以後再看吧!”

就這樣《紅樓夢》被父親列為了當時的“禁書”,原以為父親真的把書燒了,也就沒有再找。沒想到時隔四年,竟然在不經意間又看到了相見恨晚的昔日“紅顏”。

張亮激動的翻開書,猶如解開心愛女子的衣服一般,雙眼放光,充滿了貪婪。恨不得將其每一寸肌膚,每一個毛孔,都看的清清楚楚,認認真真。

這是一部手抄本,暗黃的紙張邊緣已經磨得有些發毛,頁角處已成弧形。蠅頭小楷寫的很工整,但可以看出執筆之人腕力不足,缺少一股剛勁灑脫,像是女人的手筆。

張亮並不在意這些字的好壞,隻要能看清就好,畢竟不是書法。

快速翻閱了全書,這是他看書前的習慣,總是喜歡先瀏覽一下全書的章節,等有所了解後,再細細品讀。

但他發現此書隻寫到了第八十回:“美香菱屈受貪夫棒,王道士胡謅妒婦方”。後麵十幾頁記述的並不是其中的章節,而是與第八十回隔了一張空白頁,沒有篇名,也沒有分章節,隻在頁頂處寫了四個字——移魂筆記。

開篇八個字——移魂天下,號令群雄。

引起了張亮強烈的閱讀yu望,就像嫖客看到了頭牌,全然把“紅樓”這個舊相好給丟在了腦後。一鼓作氣,將頭牌剝了個一幹二淨,一看到底。

他走到門檻處,坐下,一口氣讀完了僅僅十三頁的內容,雖然全文多半並未看懂,但他看出這絕不是一篇小說或者故事,更像是記錄的一種法術,或者是妖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