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離開微軟2(1 / 2)

我很理解桑迪的擔心,也是大多數老板,包括我自己在內,聽到員工離職的兩種擔心:要加盟競爭對手公司,或者對直屬老板本人的不滿。

“桑迪,我不是加入另一家競爭對手公司,不是Google,不是蘋果,不是IBM。”我解釋說,“我和你的合作,也非常愉快,沒有任何問題,而是……”我在電話裏,對那頭不解的桑迪說,“為了去實現個人的夢想!”

舍,才能得。

你可以拿走一個人所有的東西,但有一樣是拿不走的—人類最後的自由,選擇自己麵對每種處境的態度,選擇自己要走的路。

—維克多·弗蘭克

1999年我正式加盟微軟的時候,高科技企業如日中天。微軟公司的股價和市值,就在我入職的那一天,衝上最頂峰,成為人類曆史上最值錢的公司。當時的我才23歲,血氣方剛、心比天高。我暗暗給自己定下一個目標:隻在微軟幹兩年,然後出去開創自己的事業。我覺得,我可以(也必須)用兩年的時間“偷學”到這家全世界最偉大公司的一切,然後為我所用。雖然我在上一家公司的收入挺不錯,甚至遠高於微軟給我的“轉會費”,但我還是決定降薪加入微軟,把未來兩年,當成在讀MBA。工資那點錢,就當成是一邊讀書一邊順便拿的“實習補貼”。

可是沒想到,兩年一眨眼就過去了。2002年,我從一名前線員工,變成了部門經理。又一眨眼,7年就過去了,2006年,我從服務部門,轉到了市場部門。再一眨眼,就10年了。

2009年的一天,我收到從美國西雅圖市雷德蒙區微軟總部寄來的一個包裹。打開一看,是感謝我服務微軟10年的紀念水晶。我突然之間感到有些慌張。自己一直在向前飛奔,從來沒有停下來過。但看到包裹上的地址,我意識到,這十年我其實一直就“停”在上海徐家彙的這棟叫作美羅大廈的高檔寫字樓裏,名片上的頭銜一直在變,但是地址卻從來沒有變過。

我深愛這家公司,但曾經那個開創自己事業的夢想呢,它還在嗎?

在想這個問題的瞬間,時光毫不留情地飛馳到了2013年,我在微軟服務就要14年了。也許,總部的某個部門已經開始訂製我服務15年的水晶了。獨立創業的魂牽夢繞和打工的樂趣與滿足來回拉鋸,但我在這裏。

留在微軟,因為近14年的積累,高職高薪,但始終不是自己的事業,離創業夢想越來越遠。離開微軟,獲得自由,但沒有了優厚的待遇、各種福利、各種光環。我到底應該繼續把自己的時間“批發”給微軟,還是拿回來“零售”,投資到自己的事業上去呢?如果要離開,是現在就要離開嗎?如果不是現在,那何時呢?

這是一個兩難的選擇。人之一生,時刻麵臨兩難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