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努力奔跑,接近幸福(1 / 1)

現在的都市人,生活在鋼筋水泥的大樓裏,呼吸著霧霾和汽車尾氣,生活節奏太快,壓力太大,內心深處大都渴望“慢生活”。也因此,這種“慢慢來,不要急”的生活方式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追捧。仿佛,這世上的一切,哪怕你用蝸牛的速度去做,都來得及;似乎,一點點努力,都可以得到,隻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我在小鎮長大,鎮上的生活節奏很慢。如果我一輩子生活在小鎮,即使偶爾會因為丈夫不歸家、孩子不聽話、錢太難賺哭上兩嗓子,大多數時候我也會感到溫暖和富足吧?畢竟,小鎮沒有那麼多的欲望,遊戲規則也相對簡單得多。

但是我還很年輕,我的眼睛渴望去看更廣闊的世界,我的雙腳渴望去丈量更多的土地。也是因為不得已,在更年輕的時候,我來到了城市。

城市居,大不易。小鎮出來的年輕姑娘,獨自在城市裏打拚,有多少眼淚都得和血吞。對別人還得擺出無可挑剔的笑臉,因為在打拚的路上,大多數時候你都是一個人。若能偶爾得到貴人相助,固然值得慶幸,但如果自己沒有三兩把刷子,亦不能輕易玩轉。貴人好心幫扶一把,後麵的路能走成什麼樣,看的依然是個人造化。

好在,我已經走出來了,且走得很穩。之後,我就發現,在城市裏打拚的年輕人,無論來自哪裏,大多數人經曆過我當年一模一樣的心路曆程,過程之艱辛,也隻有自己才能明白。之所以能堅持下去,除生活所迫之外,最主要的是有一顆堅持向上的心。

或許將來,退休之後,我會回到小鎮養老,但如果讓我年紀輕輕就回到家鄉,用最慢的速度等待年華的老去,我會認為很可惜,我怕老了之後會有很多的遺憾。

不如趁著年輕去經曆、去體會、去追尋,不過,即使如此,有時候都還未必能得到自己想得到的。特別是一個普通人,天分一般,出身一般,運氣這種東西似乎都在躲著你,除非你更努力一點,比別人做得多一點,速度快一點,才有可能過上相對理想的生活。在我看來,提倡“慢生活”的人,要麼是經曆過後的雲淡風輕,要麼是懵懵懂懂的人雲亦雲,要麼是把渴望而沒有得到的生活拿出來碎碎念,要麼僅僅隻是為了迎合大眾心理提出了一種口號而已。

一個普普通通的年輕人,苦都沒有吃過,哪有那麼好命一輩子享福?人生又不是瑪麗蘇電視劇。

後來,我學了心理學,跟一些人分享我的經曆。我成長的經驗,講給別人聽的時候,能讓他們更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內心,從而少走許多彎路。對於我自己來說,當年那些刻骨銘心的傷痛經曆,現在想來不值得一提,但當年卻覺得非常嚴重,嚴重到天仿佛都要塌下來。而想到當時著急慌亂的情形,不由得會心一笑,那時候真年輕啊!年輕到不知道挫折有時候是最美好的禮物,促使人成長;不知道感覺到痛的青春,才是人生最好的體驗;不知道正是因為那些經曆,我才能成為最好的自己,有了更加鮮明的個性和生命,成為現在這個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一直朝著美好未來堅定不移前進的人。

這本書中的故事,除了有對自己的總結外,也有很多是別人的青春、別人的人生,有的傷痛已經平複,有的人正隨著時間慢慢地變成另外的樣子。無論如何,我知道,青春的故事都值得紀念和反省,無論是快樂還是憂傷,青春都是上帝給予我們的最好的禮物,而我們的將來,都會越來越好。

我的朋友素珍說:“如果你不去書寫和反思,你不會發現,就算是那些跟你最親密的人,你也還不夠了解他們。他們生活在你身邊,與你休戚相關,但你從未追索過他們的人生蹤跡,也不知他們的高貴之處和鄙陋之點。表麵的生活太過稀薄了,都不夠煮一碗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