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大漢的病根(1 / 2)

劉諶大笑一聲,與卡巴夫約好了時間,就帶上魏彩鳳就回去安排接下來交易的事宜。

魏彩鳳簡直驚呆了,她回想起來之前劉諶在搗鼓這麼多天弄出一小堆雪白的東西,還以為是些失敗的無用白色粉末,沒想到竟然是精鹽。

眼前這個男人足智多謀,不但是戰場上,就連商場上也是奇謀百出,真是怎麼看就覺得怎麼順眼。

可惜了,他是皇子,而且還有老婆,不然...

不知不覺,魏彩鳳那顆從未有過異動的心,也因與劉諶的相處開始萌芽。

糧食的問題暫時得到緩解,但劉諶知道,從長遠來看,還是得發展自身的糧食產量才是保障。

在三國動蕩不安的時代,人口規模常被視作衡量國家實力的關鍵因素,曹魏在掌控中原地區後,擁有了充沛的人力資源,因此曹魏在三國時期實力突出。

有了關中大片的土地,接下來就需要解決人口回流的問題。

“彩鳳,你可知我大漢如今的病根何在?”

魏彩鳳麵對劉諶十分突兀的詢問,顯得特別為難。

“趙王,你是知道的,我這人沒啥頭腦,我還真答不上來!或許我如果像諸葛丞相這種大家世族出身,才配回答這種問題吧。”

回長安的路上,劉諶腦子裏仍在一直回想著這個問題,因為他突然感覺到自己接下來急需解決人口問題的前提,必須得搞懂這個病源。

大漢的病症不就和所有的王朝的末期一樣,土地兼並嚴重導致民不聊生,進而激起農民起義,然後再被各路軍閥趁機割據?

劉諶擁有著現代人的學識,自然是知道這個標準答案。

“呃...怎麼好像哪裏有些不對啊?這些似乎又都是表象,並不是真正的病根所在!”

對於這個來自後世的標準答案,劉諶自己卻是很快又給否定了。

“看似不管是軍閥割據,還是黃巾起義都是源自於土地的兼並,但從世祖複興東漢開始,這土地兼並就已經很嚴重,反而王莽代漢推行一係列改革來整頓土地兼並的問題。這也是後世人認為他也是穿越者的憑證,因為他為防止土地兼並,禁止土地人口買賣,並收歸國家所有等等。既然是因為土地問題,那王莽的失敗又是怎麼回事?”

劉諶在否定自己找出的標準答案後,卻不禁有些迷惘了。

猛然間,劉諶腦子閃過一絲靈光,隨即便響起魏彩鳳那句不經意的話。

“世族大家,門閥,五代十國,九品中正製!我怎麼沒想到呢!”

如同黑夜中劃破天際的閃電一般,門閥這個詞擊穿了問題的根源。

門閥是指世代為官的名門望族,又稱門第、士族、世族等。門閥起源於兩漢,成於魏晉,衰於隋唐。門閥製度是封建地主階級特權發展到一定曆史時期的一種表現形式,主要特征在於按門第高下選拔與任用官吏。

門閥通過九品中正製和占田製,獲得了政治特權與經濟特權,形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典型門閥製度,他們通過世襲的特權地位和權勢,壟斷了政治資源,導致社會階層固化,寒門子弟難以獲得上升的機會,這種現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社會的進步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