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品宅配憑什麼?26(1 / 2)

0 4管理“三條線” 執行:“開門七件事”

有人可能不知道尚品宅配,卻可能聽過他們的“開門七件事”管理法。

所謂“開門七件事”,就是企業在紛繁複雜的事務中提煉出最重要的七件事,所有部門、所有人的所有工作都是圍繞“開門七件事”而展開。

現在,它已經成為尚品宅配管理的核心內容。圍繞這一核心,尚品宅配建立起一係列製度和文化,體現了很強的執行力。

據說,這是李連柱在偶然看到的一篇文章中受到的啟發。那篇文章講的是台灣有家企業每個月對所做的工作進行質詢,李連柱聯係到日常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將兩者一結合,腦子中就蹦出了“開門七件事”這個新穎的管理方法。

他是個行動力很強的人,好的東西一定要拿來用,而且是立即用。就這樣,“開門七件事”管理法從2005年開始試驗,2006年進行了很大的改進,現在已經形成了完善的管理執行製度。

“可能這隻是一個簡單的管理工具和方法,但尚品這麼多年一直堅持做下來。我現在逐漸體會到這一製度帶來的好處。”李連柱說。

七件事一般分兩部分,前五件是每個人的績效管理;後兩件則跟文化、培訓和學習相關。公司會印製專門的一張張表格出來,每個人手寫填上。

後來,尚品宅配從周七件事,不斷推廣,發展到月七件事,年七件事,日七件事……越搞越細,把執行與員工的每一天的計劃緊密掛鉤,即保證了全年、每月的重要事務的貫徹落實,又實現了在日、周的時間筐裏對細節進行控製。

比如,李嘉聰總經理在2012年年初高管會上,製定出尚品宅配全年的“開門七件事”。

(1)執行+競賽+家文化。團隊越來越大,人越來越多,怎麼讓大家更好的奮鬥是首先要做的事。

(2)人力資源。把人當資源,員工的職業規劃,招人、用人、留人。

(3)品牌營銷。利用周迅代言而啟動的大營銷,如何發揮最大效益?

(4)完善教育體係。原來隻做基礎的培訓,培訓導購和設計師,現在重點抓管理培訓,培養出大量的主管、店長等管理骨幹。

(5)業績達標。

……

根據這一年度“開門七件事”,李嘉聰又製定了每個月的月度“開門七件事”,然後再分解到每周,定出周度的“開門七件事”。

接下來,尚品宅配的各個部門根據這個總綱製定本部門的“開門七件事”,然後再分解到店麵、小組和個人。這樣一來,實現公司的戰略方針就有了部門、人員和措施的三重保證。

但尚品宅配認為這些還不夠,他們不但要抓安排計劃,還要抓製度保證,而這個製度就是“三會兩誌”:三會是指晨會、周會、月會,兩誌是指周誌和日誌。

每個部門早上9點是固定的晨會時間,討論今天每個人的“開門七件事”打算怎樣做,大家都要發言。像直營部每周一開周會,各個店麵的店長必須過來,總經理李嘉聰也會參加;市場部各個大區域經理、區域經理跟所管轄區域的加盟店會一起開周會。

月會是管理人員最為重視的,這個會李連柱董事長會親自參加。會上各個部門經理總結上個月的“開門七件事”,然後規劃下個月的事——回去後再開本部門的月會,把各項任務指標分解、部署、落實。

尚品宅配要求,部門經理級別以上的人要寫周誌。周誌是“開門七件事”的書麵闡述。比如,直營部上海經理李蒙,他寫的周誌分兩部分:第一部分寫總結,上個星期的“開門七件事”完成得怎麼樣,沒完成部分的原因是什麼,有什麼應對補救方法;第二部分寫計劃,列出下一周要做的“開門七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