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金陵刻經處
一、民國最浪漫的婚姻
楊仁山逝世後,他的子孫們都住在刻經處內。他們何時能全部遷出,真正實現楊仁山舍私宅為十方公產的意願,仍還是一個問題。辛亥革命後的中國,社會動蕩不寧,戰爭頻仍,普通百姓艱於為生,很難有餘錢來建造新居,這是楊家子孫長期住在刻經處內不能遷出的內在原因。最終讓刻經處成為十方公產,又最終能保存下來並在今天重放光輝,楊仁山的孫女楊步偉功不可沒。
楊仁山去世時,楊步偉已經23歲,不久以後,安徽督軍兼北伐第一、第四軍兩軍軍長的柏文蔚,將屬下的女子北伐軍500人改為一個女子實業學校,聘請楊步偉當校長,原因是柏文蔚內心崇敬楊仁山,知道楊仁山的弟子中有很多都柏文蔚是革命人士,楊仁山本人具有新思想,對革命很支持。而且楊步偉還是同盟會的會員。所以柏特請這個出身於書香門第又具有新思想的楊仁山的孫女來當這個女子學校的校長。楊步偉本打算去日本學醫。她一天書也沒教過,沒學過教育學,況且北伐軍中那些女士兵也不是好對付的。但她經不住柏文蔚的盛情邀請。柏文蔚並且答應為她在安徽辦留學日本的官費,由此楊步偉才答應去當這個校長。她當了一年的校長,學校打理得很好,深得各方器重。她急於去日本留學,而一時卻找不到合適的接班人,正在無奈之中,北伐軍全線潰散,學校自動解散,楊步偉得以脫身,赴日本留學。
楊步偉在日本學醫,頭尾達八年之久。她1919年夏天回國,與同期在日本留學的女同學李貫中在北京開辦森仁醫院,地點在前門絨線胡同。9月27日醫院正式開業,主要醫治婦科和小兒科疾病。這所由留學歸國的兩位女子所開的新式醫院,在北京城內轟動一時,大大吸引了人們的好奇心,很多人沒病也花一元掛號費,來看看兩位留學生。醫院開辦後,生意很好,前來看病的人非常多,大多是京城內各部官員的太太和小姐。楊仁山傳尾聲今天的金陵刻經處醫院每天要求出診的電話響個不停,有時夜間還得出診。為安全起見,她們夜間出診就請隔壁警察所裏的警察陪同。當時楊步偉已經三十出頭了,還沒有結婚成家,連合適的對象也沒有。她的整個心思都放在醫學事業上,甚至連結婚成家的打算也沒有。但是,在醫院開辦一年以後,一個青年,按楊步偉的話說,是“蕩啊蕩地來了”。這個青年的名字叫趙元任,留學美國多年,是大名鼎鼎的胡適在美國的學弟,受北京大學的邀請,回國任教一年。其時南學社邀請英國大哲學家羅素來中國講學,請趙元任擔任翻譯。同期美國大哲學家杜威也在中國講學,擔任翻譯的是胡適。
趙元任書法作品後來的事實證明,這位多年以後被人們尊稱為“語言學之父”的大學者,在年輕的時候就能夠慧眼識珠。當時他28歲,比楊步偉還小3歲,但年齡阻擋不了對愛情的追求。他對楊步偉展開了巧妙而又浪漫的攻勢,漸漸地使楊步偉放棄初衷,甘願去做趙家太太。經過一段時間的相愛,他們結婚了,結婚的儀式別出心裁:不請客,不收禮,隻以通知書的方式向各位親戚朋友及家人發出通知,告訴對方收到通知書時,他們已於1921年6月1日下午3點在北京自主結婚。通知書中申明賀禮一概不收,除非是抽象的好意,如書信、詩文、音樂,或者是自製的非物質的賀禮;或者是用自己的名義捐款給中國科學社。通知書中還寫上了該社的地址。
就在這此前一天的下午,在北京大學校園胡適的書齋裏,正埋頭寫作的胡適先生,接到學弟趙元任打來的電話,邀請他明晚到他的新居小雅寶胡同49號小聚一下。久未通信的趙元任突然打來電話請他到新居小聚,這讓胡適疑惑不解。胡適知道他最近與同鄉楊步偉打得火熱,說不定就是結婚之喜,為了不打無準備之仗,胡適在臨行之前,帶上了他的賀禮。
果不出胡適所料,正是趙與楊結婚之喜才請他去的,而且他們請他與朱徵女士當證婚人。這天的晚上,楊步偉親自動手做了八個菜,四碗四碟,客人隻有胡適和朱徵。朱徵是楊步偉的朋友,即將接辦森仁醫院。吃過晚飯後,當趙元任把自製的結婚證書拿出來請趙元任、楊步偉結婚時期照片兩位證婚人簽名的時候,胡適盡管已有所料,但見到這種最簡單、無儀式的結婚儀式,還是大大地吃驚了,他拿出自己的賀禮,外麵用一層普通的紙包著,拆開來裏麵卻是精致的包裝,再拆開來,是他自己注釋的《紅樓夢》一書。這樣的賀禮屬非物質的禮物,深受兩位新人的歡迎。離開小雅寶胡同後,以推廣新思想為己任的胡適,連夜把這消息和這樣的結婚方式全部告知了《晨報》的主編翟世英(字菊農)先生。第二天,《晨報》以特號大字標題“新式人物的新式結婚”刊登了他們這最簡單而又最前衛的新式婚禮。報紙一出,轟動一時,很多年輕人紛紛仿效,但卻沒有一個能真正學得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