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著一種平和的心態,踏上了香港的土地。
曾經,香港就像變化無窮,色彩斑斕的魔方,是一個具有神秘感和誘惑力的地方。那裏,是中國的土地,卻飄著米字旗。因此,香港,就像一陣風,看不見;又似一朵雲,摸不著。似乎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然而隨著改革開放,國門敞開,人們頻繁出入香港。香港,已融入人們的生活圈。香港回歸祖國之後不久,我也踏上了香港之旅。
回歸碑
香港會展中心,一幢伸向海麵的宏偉建築。人們永遠記得1997年6月30日的最後幾分鍾,英國國旗緩緩降落;7月1日零時,五星紅旗冉冉升起。香港回歸中國的儀式在會展中心的大廳裏舉行。從此,和祖國母體分離一百五十多年的香港,回到祖國的懷抱。
香港,麵臨大海,傳說因運送廣東特產莞香而命名。1843年6月26日,英國侵略者依靠洋槍大炮占領香港後,香港淪為殖民地,並在港島建立了港英政府。此後,在港島中環上亞厘畢道邊,建起了港督府。在曆任28位港督中,有25位以此作為官邸和辦公場所。那幢兩層白色小樓,一直是香港的最高權力的象征。在香港回歸之後,已被辟為禮賓府。
今天,五星紅旗飄揚在香港會展中心前,令每一位來到香港的中國人都感到踏實,自豪。流連在國旗下,欣賞金色的紫荊花,漫步前行,來到會展中心的新翼廣場,隻見回歸紀念碑迎麵而立。這座灰色石基座黑色大理石柱體的紀念碑上江澤民手書的“香港回歸祖國紀念碑”九個鎦金大字,在陽光的輝映下,灼人奪目。
從港督府到回歸碑,濃縮了香港一百五十多年的曆史。見證了香港的變遷。真令人悲喜交融,思緒萬千。
維多利亞港灣
人稱香港為“彈丸之地”,但在市中心維多利亞港灣,卻有世界上最為密集和風情萬種的高樓建築。
以太平山為背景,港島上的高樓真是蔚為壯觀。密,是港島高樓最為顯著的特點。一幢接一幢,鱗次櫛比,綿綿無盡。即使是半山腰,也突兀地豎著各種各樣的高樓,太平山的青山綠樹給以烘托,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高,是港島高樓的又一特點。直衝雲霄的世貿大樓,八十八層,四百多米高。中國銀行大廈,也是七十多層。中環大廈也有三百多米的高度。美,是港島高樓的又一特點。方形的,圓形的,菱形的,扁形的,諸多不同造型的高大建築,比肩而立,氣勢磅礴,猶如一幅立體的畫,無言的詩,美不勝收。
薄暮時分,有些高聳的大樓,像頑皮的孩童,耐不住寂寞,又像身披華麗服飾的多情少女,急於展現自己的豔麗,亮起了鑲在身上的燈珠。當繁星滿天的時候,每幢高樓都通體晶瑩,閃爍起炫目的光彩。乘上遊弋在港灣的遊輪,站在甲板上,海風拂麵,海浪跳躍。隻見港島和九龍半島燈火齊明,飛紅流翠。摩天大樓頂上,激光探射燈吐出五彩光芒,將青黛的天空抹上了絢麗的色彩,將海水也染得顏色紛呈。萬家燈火映出了一個不夜的世界,惶然人間仙境,叫人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