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0章 萬壽宮散記(1 / 2)

南昌,是一個有兩千多年曆史的文化名城。在這漫長而厚重的時空中,萬壽宮,像一朵奇葩,綻放在這片沃土上。

談起萬壽宮,首先就要提起許遜,因為天下萬壽宮皆因供奉這位澤被萬靈,德在人心的傳奇人物而起。許遜,字敬之,東晉的著名道士,明淨道祖師。東漢末年,社會動亂,其父許肅避難從河南來南昌,公元239年許遜出生於南昌縣長定鄉益塘坡。北宋時被宋徽宗封為“神功妙濟真君”,人們遂以“真君”尊稱。

相傳許遜少年曾入山射鹿,箭中一子鹿,母鹿舔其子而死,剖母鹿腹,見母鹿肝腸寸斷,其狀淒切,許遜懺然,乃折弓棄矢。由於家中世慕仙道,從此潛心修道。

許遜天資聰穎,生性好學,因此,博通經史,醫學,天文,地理,五行之書,但對神仙修煉之術,更喜愛有加。曾拜著名道士吳猛為師,在西山之陽逍遙山修學道法。後舉為孝廉,西晉太康元年,即公元280年,出任四川旌陽縣令。在位十年,為官清廉,親賢遠奸,鞠躬為民。並且親自為民治病,藥到病除。使旌陽政廉俗美,繁榮一時。“人無盜竊,吏無奸欺,我君治人,病無能為”,留下了極好的口碑。後見晉室紛亂,遂辭官歸裏。

許遜一生著有《玉閘記》,《石函記》等。他返回故裏,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在江西還盛傳許真君大戰蛟龍的故事。說當年,由於蛟龍作怪,江西發了一場罕見的大水,人們深受其害,紛紛籲請許遜出麵,製服蛟龍。為了救百姓於洪水之中,許遜用神法,在龍虎山智鬥蛟龍,仙水崖至今還留下了許遜的“仙人足跡”。許遜將蛟龍逼進龍洞,豈料蛟龍在洞底鑽出,潛回鄱陽湖,但在途中,被觀音的化身用麵條製作的鏈條鎖住了心肝,最終被許遜拘在了西山的水井裏。從此,江西大地風調雨順。人們也更加景仰許遜了。

至孝武寧康二年,許遜已一百三十六歲了。一日,仙界的金星奏玉皇大帝,說許遜“修己利人,功行已滿”,可以“升入仙班”。玉皇帝準奏,乃遣崔子文,段丘仲倆仙女下凡宣詔。於是,許遜一家共四十二口,八月望日,拔宅升天,雞犬隨行。有詩曰:“慈仁共羨許旌陽,慧澤生氏耿不忘。拔宅上升成至道,陽功陰德感蒼蒼。”

許遜升天後,人們在南昌西山,始修“許仙祠”,此乃西山萬壽宮的前身。世事滄桑,加之帝王青睞,唐高宗親賜“遊帷觀”匾額,宋代大中祥符三年,又升觀為宮,真宗皇帝賜為“玉隆”,喜好道術的宋徽宗又賜許遜以“神功妙濟真君”,從此,西山玉隆萬壽宮屢廢屢興,一直延續至今。

以今天的眼光來審視,毫不誇張地說,許真君和萬壽宮是南昌和江西最有影響力的文化品牌。

在宋徽宗賜許遜“真君”之前,還有一段神奇的傳說。說是宋徽宗染疾,麵生惡瘡,恍然一夢,見一道士至丹墀稽首,問:“卿是何人?”答:“吾為旌陽,權掌九天司職,知主上患疾,特來顧之。”宋徽宗求藥,許遜乃與綠豆大小的藥丸一粒,嗬氣抹於徽宗臉上。並說:“吾洪都西山弊舍久已零落,乞望聖眼一瞻為幸。”遂揖而去。宋徽宗頓覺滿麵清涼,瘡已愈矣。乃令近臣展圖一觀,果見西山旌陽遺跡。於是,詔造許真君行宮,以洛陽崇福宮為圖本,改修玉隆萬壽宮。其時西山萬壽宮規模宏大,有正殿,三清殿,諶母殿等六大殿;玉皇閣,紫微閣,三官閣等五大閣;以及七門,七樓,三廊,十二小殿,三十六道堂。徽宗還親書匾額。道教認為,除了凡人居住的世界外,還有神仙的處所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許真君棲身修煉的西山為四十福地,因在此升天,又稱“飛天福地”。

西山萬壽宮位於南昌西南三十公裏的逍遙山下,1983年進行了重大修繕。整座建築,黃牆紅瓦,重簷飛疊。進宮門,有許遜鎖蛟龍的塑像。正殿雕梁畫棟,金碧輝煌。繡金帷裏,銅鑄真君端坐中央,吳猛,郭璞分立左右,氣勢不凡。宮內六棵古老柏樹,遒勁挺拔,曆經風雨,四季常青。宮門左側的八角井,相傳當年許真君鑄鐵為柱,勾連地脈,以絕水患,也是民間傳說鎖蛟龍之處。每年逢許真君誕生日,仙逝日,四方信民熏沐齋戒,前來進香,晉謁仙顏,尤以仙逝日為甚。香煙繚繞,鍾鳴回蕩,一派仙家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