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父,已是古稀之年。花白的頭發,古銅色的臉龐,兩眼炯炯有神。笑起來,給人一種樸實,親切的感覺。
嶽父是個普通工人,早年和嶽母一起,養育六個子女。家裏經濟雖然不是很拮據,但也並不寬裕。他不善言談,隻知勤儉,甘於恬淡的生活。他嗜煙,早年為了節省開支,就常用一方白紙,卷成喇叭狀,自製“香煙”。不知哪年,我替他買了一雙當時頗為時尚的“三節包”牛皮鞋。但他一直舍不得穿,隻是逢年過節,外出做客,才偶露“崢嶸”。穿過之後,又細細拭去灰塵,放回到鞋盒之中。許多年之後,我看到這雙皮鞋,擦得錚亮,完好如初。
嶽父讀書不多,卻喜歡書。不過,他看的都是連環畫。他藏有不同時期出版的整套連環畫。這些連環畫,大都以曆史題材為主。像《楊家將》,《薛剛反唐》,《濟公活佛》。他還為這些連環畫編了號碼,放在書櫥裏。這些連環畫,至今有很高的收藏價值。但他卻從未動過變賣的念頭。閑暇之時,戴上老花鏡,有滋有味地看起來,嘴中念念有詞,仿佛進入到那遙遠的曆史年代。他也時常跟兒孫們交談:“多讀些書,還是好哇。”以致前年,他大外孫遠赴英國攻讀碩士學位,大孫子考入華中科技大學,二外孫考入貴州大學,竟喜不自禁,慷慨地送出一個又一個“紅包”。
有一年,我染疾住院,他見到我,一言不發。卻天天頂著風吹雨淋,為我送上可口的飯菜。同室的病友,看見他進進出出,羨慕地說:“你爸爸真好!”這時,我不禁黯然淚下。我的生身父親,早已謝世,但我卻從嶽父那裏,又享受到了大山般的父愛。
記不清哪年登泰山,在南天門看見“五嶽獨尊”四個鮮紅的大字,深深感到泰山的王者之氣。由於唐代封禪使張說的緣由,“泰山”又成了嶽父的代稱。我的“泰山”,沒有顯赫的地位,沒有許多的金錢,但他在我心中卻始終有至尊的地位。
嶽父雖然是個普通工人,卻又是一個有四十多年黨齡的共產黨員。工作期間,任過多年的基層支部書記。在我們這個大家庭裏,十幾個成年人中,就有八位共產黨員。我曾戲說,假如成立家庭黨支部,我推選嶽父為支部書記。他卻擺擺手:“老了,老了!”
在嶽父七十大壽之際,我謹以此文及詩作為獻給嶽父的生日禮物。詩雲:
七十古稀今日隆,
吾家亦有壽星翁。
世事洞明學問高,
人情練達文章豐。
喜看愛雨落世間,
厭見惡風瞬時凶。
身傳言教正氣存,
惠澤子孫爭建功。
(本文2005年7月在《新餘日報》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