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1 / 2)

雨過初晴,富春河畔山花紅勝火。比山花更紅的,是李知府船頭懸掛的紅燈籠。每盞燈籠有鄰船王翰林家的燈籠三個那麼大,不但糊著嶄新的大紅宮綢,還用金粉寫著“李”、“知府”的字樣,在夕陽光的照耀下金光閃閃。

王翰林的小女兒英華正端坐在窗邊臨帖。她麵前的桌子上攤著一本字帖,左手前擺著青磁筆洗和筆海,右手邊雨過天青色的美人瓶裏插著一枝梨花。她的衣袖高高挽起,雪白的胳膊上沾著幾點墨汁。

在李知府的大兒子知遠眼裏,對麵的船窗就像畫軸,畫中人王小姐這個認真的小模樣兒可愛極了。小姐,就該是這樣知書達理,溫文而雅的啊。

李知遠曲指在桌子上敲了幾下,對正玩著抓子兒遊戲的妹子芳歌道:“你看看人家多安靜,你怎麼就靜不下來寫個字啊,看幾頁書啊。”

芳歌笑道:“大哥,我的脾氣你又不是不曉得。”她的注意力都在小弟青陽身上,講完這句,立刻就掉過頭笑罵:“小弟,你再耍賴我揍你啊。”

青陽才九歲,正是男孩子最調皮的時候,剛才他趁姐姐講話的機會,飛快地抓走了一把充做賭注的瓜子,可是被姐姐抓了個正著。“李大小姐,你恁沒個小姐樣子,叫爹看見,要請你吃筍子炒肉的。”

“趁爹爹在王家船上做客,我要好好揍你一回。”芳歌挽起衣袖去追,青陽一邊逃一邊怪叫,李知遠去攔,船艙裏頓時雞飛狗跳,歡聲笑語亂成一片,在富春河畔傳的很遠很遠。

英華微笑著用力寫出最後一捺,慢慢將筆擱到筆洗裏洗,道:“李家真是快活的緊,一天到晚笑聲不停。”

“二小姐,方才李大少爺一直趴在窗邊看你。”英華的侍婢梨蕊掩著嘴小聲笑道:“兩個眼珠呀,一動都不動,盯著二小姐足有半個時辰。”

“看我?是看咱們家的美人梨蕊吧。”英華好笑的看著梨蕊,“你不看人家怎麼曉得人家在看你?你看上人家了?橫豎咱們兩家是世交。且看幾年,若是他人好,我就把你送與他,好不好?”

“二小姐!”梨蕊漲紅了臉,“你答應二少爺的……”

“省得,省得,你是我二哥的人。”英華想到二哥,不由皺眉,“若是遷都的事定了,就會有大赦,二哥就能回家了。

梨蕊輕聲道:“一定會遷都的,官家一定會大赦的。二少爺也一定會回來的。”

“嗯,二哥一定會回來的。””英華臉上浮現的憂愁好像方才的雨雲,轉瞬就散了。“離富春縣城還有多遠?”

“還有六七裏遠。”守在門外的婆子笑道:“二小姐,老爺剛才過來,看見您在蹲馬步,讓您搬個板凳坐下再寫二百。”

“知道啦!”英華苦著臉拖板凳,“寫個字兒,坐不坐有什麼打緊,爹爹偏是規矩多。娘不隻會騎馬,還會打獵呢,還不是嫁出去了!”

梨蕊抿著嘴兒重新攤開字帖,挽袖磨墨,“二小姐寫字的樣子還是很溫柔文靜的。若是平時說話做事都是這樣,老爺一定會很開心的。”

“我二哥要是不舞刀弄棍,你會更開心!”英華長長歎了一口氣,文文靜靜的坐下來,執筆,懸腕,寫了幾筆,又不死心的說:“聽說大伯比我爹嚴厲,堂姐們一定過的很痛苦。”

“王家小姐知書達禮、安靜溫柔是富春縣出了名的。”門外的婆子笑著接口,“咱們富春有個老話兒,叫嫁人莫嫁李家郎,娶妻必娶王家女。這個王家女,說的就是咱們家啦。別說小姐難求,就是服侍小姐的大姐兒們到了年紀,都有那好人家來求做正妻。遠的不講,服侍大老爺那邊大小姐的春鶯,當年可是大吹大擂四人大轎嫁給陳監生,聽講她現在都是教諭夫人了。”

“王媽,你小聲點。”英華的母親柳氏走了過來,一邊等王媽掀門簾子,一邊道:“李知府在前麵,叫人家聽見咱們內宅嚼這些,像什麼話!”

柳氏是北邊滄州富商柳笠公的三女兒,滄州尚武,柳富商生得七八個女兒才有一個獨子,把女兒當兒子養活,槍棒騎馬和算盤帳目無一不教。是以柳氏不但性格潑辣,言語爽朗,而且體格健壯,文能看帳本查賬,武能提弓上馬打獵。她十九歲嫁給中年喪妻的王翰林做填房,和王翰林恩愛異常。論起管家的本事,先夫人拍馬也趕不上她。家裏的仆婦大半是先夫人的舊人,但沒有不怕她的。她一發話,王媽就退後一步,閉著嘴露出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