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1 / 2)

第五十三章寶器坊購物

兩隻猴子聽了都叫:“快說快說!老孫還急著去佛祖那裏,請佛祖主持公道哩!”

毓夙看著兩猴說:“你這次遭受的禍事,都是因為你不能誠心敬意,心裏不清淨。

你**待你好,你沒有同等回報,反而在心裏覺得他沒本事,軟弱可欺,也就不誠心聽他的話,我說的對不對?你這種不尊師重教的態度,不改好以後這種事還會發生。”

不等猴子解釋什麼或者自責什麼,毓夙緊接著又說:“你想想當初,你說你之前的那位**不認你,是不是也有你對他的態度不夠尊敬的原因?其實你兩個**都是很喜歡你的,你第一個**教了你那麼多,唐長老也關心你,還親手給你做衣服穿,你不要覺得,你心裏知道他們好就行了,這是不夠的,你要回報呀。不然你**也會覺得對你好是不值的。”

這些話其實毓夙自己都不以為然,菩提祖師就罷了,唐僧的話,猴子報恩的確是要報,但沒必要全

心投入,把自己弄得跟唐僧的奴隸似的,吃苦耐勞,保駕護航,忠心耿耿,卻還要因為三觀不協調的問題被唐僧責罵。但是現在,必須讓猴子這麼認為。

讓猴子認為他應該從感

上回饋唐僧,唐僧就成了牽製他的繩索,能將他捆束。

這樣一來,猴子就有了弱點,佛教就會放心了。因為隻要將忠誠於佛教的唐僧掌握在手心裏,就能通過他來指使猴子,誰讓唐僧是猴子的弱點呢?

本來毓夙在五莊觀勸說唐僧,就是想讓唐僧處於弱勢地位,最後說不定是猴子調.教了唐僧。但現在看來,明顯這樣不行,佛教的那些人肯定不希望看到這樣的

況。

除此之外,毓夙提及菩提祖師,也是給猴子增加砝碼。猴子的授業恩師是菩提祖師,雖然不知道那位到底是誰,但那位肯定是牛叉的大人物。即便菩提祖師聲稱把猴子逐出門牆,但這個時代的師徒關係和父子關係幾乎沒有區別,逐出門牆的徒弟,師傅也還是會護著的。

就算佛教真的想放棄猴子,讓六耳取代了他,也得掂量掂量菩提祖師的份量。毓夙隻是擔心,萬一佛祖真的忘了這茬呢?提一提總是有好處的。

說完了這話,毓夙猶豫了一下,直覺地抬手拍了拍左邊那隻猴子的頭頂,然後也不再考慮到底猜對了沒有,轉

對判官說:“大人,我來此的事

都已經了結,先告辭了。”

判官立即飄到毓夙

邊,說:“先告辭什麼呀,一起走吧。下官也隻是來瞧瞧而已,既然上仙說要走,那下官當然要陪著上仙一道離開了。”

兩隻猴子在安靜了一會兒之後,忽然又呀呀叫著打了起來,一邊打一邊朝上飛,穿過之前他們在天頂上弄出來的那個洞,就消失了。看來是去西天找佛祖了。

毓夙又抬頭看了一眼,才抬腳離開這裏。

~~~~~~~

回去的路上,毓夙打了很久的草稿,構思如何跟趙朗交待,他送信的事

很有可能已經被地藏菩薩知道了。但是回到租住的院子裏以後,毓夙第一眼就看見正房的門是開著的,走進去一瞧,閉關的靜室也是門窗大開,趙朗已經不在裏麵了。

毓夙一肚子的草稿都沒人聽了,不知道怎麼回事,他竟然有點遺憾。毓夙走進靜室裏,坐在那個**上,本來隻是想著稍稍調息,閉目養神,卻不知不覺地進入了入定的狀態。收功回氣之後,毓夙伸手在地上一撐,地麵上竟然落著

厚的一層灰塵。

這是在地府,不像凡間那樣有風沙,所以這些灰塵不是風吹來的,而是自然飄落的,那這需要多長時間才能積這麼厚的一層灰?

看來趙朗布置在這間靜室裏的不僅僅是彙聚靈脈的手段,應該還有能幫助入定的陣法。

毓夙起

在整個院子裏看了一遍,似乎那天之後趙朗也沒再回來過,也沒留字條說他去了哪裏,當然,他其實沒這個義務說明自己的行蹤。

無所事事地惆悵了一會兒,毓夙想想,還是要跑一趟元辰宮。他不知道從自己閉關到現在過去了多久,不能確定那個“命定仙官”岑文本現在怎麼樣了,還是去看看的好。

又到了元辰宮,判官卻不在,元辰宮裏的景象也與之前毓夙到訪那兩次都有所不同,裏麵又豎起了書架,書架上擺上了文卷,隻是書架不多,才十幾個而已,文卷也沒有擺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