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移栽蟠桃園(1 / 2)

第三十三章

移栽蟠桃園

那兩人走了,屈原卻叫住了毓夙,臉上帶著歉然的神情,十分誠懇地說:“實則我也知道,不該強賺你去地府,隻是,我等三人原本都是凡人之身,敬神畏鬼,人之常情。我卻是一聽那地府,便身上打顫,你道緣何?我本是在那枉死城裏,見慣了那十八層地獄裏頭種種刑罰,聽夠了背陰山後頭鬼怪哭號,直等待足了壽數,才放出來到了天庭。”

毓夙聽了,倒也相信了七八分。屈原是投水自殺的,自殺都算是枉死,按說應該接受懲罰,果真是這樣,那他死了之後在地獄待過,害怕回去也很正常。

可恨的是莊書和董與非那兩人,屈原是上司,又有這樣那樣的原因不敢去地獄,他們作為下屬也應該分憂,憑什麼一起來陷害他。他倆一個是吃仙丹成仙的,另一個肯定是享受夠了人間的榮華富貴才壽終正寢,可別說他們也害怕下地獄,除非是做過壞事,覺得心虛。

說到心虛不敢下地獄,毓夙頓時也有點害怕了。他原來一直是無神論者沒錯,然而做了這麼多年妖怪,現在又做神仙,再說自己是無神論者,這話也說不出口。毓夙倒不是怕閻王爺審問他做過什麼壞事,他小過有,卻沒大錯。他是怕閻王爺能看出來他前世今生。

要是被看出來,他其實不是這裏的土著原裝居民,而是穿越來的,那他會不會被遣送回去?毓夙倒不是不想回去,隻是,他穿越過來的時候是帶著自己的身體來的,可那具身體早就成了屍體,成了骨頭架子,然後又被天雷劈成渣了。難道要讓他回去做鬼?

不過再一想,觀音都沒看出來他有什麼不對,閻王大概也看不出來……吧。畢竟觀音貌似還是比閻王厲害的。倒是地獄裏有個什麼神獸,《西遊記》真假美猴王的故事裏,連觀音都分不出來哪個猴子是真猴子,這個神獸卻能區分,毓夙覺得,它才是需要注意的重點。

毓夙的思維漸漸轉換到了地獄之行的注意要點,不再糾結於自己被坑這個事實。他臉色好轉,屈原就又笑了笑,說:“上回星主大人應允要與你一件法寶,我今日便去替你討要過來,你過幾日下地府時也好用。毓小仙也盡去做些準備,我請來令牌,就送你下去。”

“送誰誰下地獄”這話在天庭不是威脅人的說法,也不是咒人的說法,毓夙雖然聽得心裏別扭,也沒法為了這話埋怨屈原。摸了摸鼻子,毓夙道了聲謝,也站起來走人了。

回去之後,毓夙先收拾了一包所謂的“仙草”,其實就是院子裏長的花草,隻不過既然長在天庭的範圍內,即便隻是雜草,在別的地方也能稱為“仙草”了。這些“仙草”是毓夙準備拿到地府作為給接待人員的見麵禮,不都說閻王好騙,小鬼難纏嘛,對待那些鬼差客氣點,免得辦事的時候人家接待方推三阻四的淨礙事,搞得事倍功半。

“仙草”的數量不多,搭配著金銀珠寶分成一份一份的,包裝好了才放進乾坤袋裏,剩下的要準備就是便攜式存儲器,玉簡。這次去地府,要查那個倒黴地沒投胎或者投錯了胎的準.仙官前後八輩子,備足了玉簡才能記錄得詳細。

至於別的東西,還是那句話,神仙出門方便得很,換洗衣裳都不用拿。

而毓夙的本體,也就是他的樹,從五行山下出來之後,毓夙就把那棵樹縮小成盆景,種在了一隻白玉碗裏隨身攜帶。在五莊觀吃了人參果之後,毓夙修為增進,又能把那棵樹縮得更小了,於是幹脆弄了塊水晶,掏空了把樹放進去,做成了吊墜,現在就掛在他脖子上。

所以要準備的東西都齊全了,拿好那個小乾坤袋,注意別丟了就行。

毓夙這邊剛準備好,屈原效率奇高,已經把比幹先前答應的法寶要了過來,讓他的侍從給毓夙送來了。毓夙打開裝法寶的袋子一看,裏麵不像他想象的那樣,是一柄劍或者一把刀這樣,而是好幾件。可惜這不是比幹慷慨大方多給了,而是這幾件是一套法寶。

一般來說,成套的法寶都不如同階的單件法寶,操作起來麻煩不說,有時候缺一件整套就都不能用了。並且,單獨拿出其中的一個來看,等級一下子就下降不少。

不過如果真能用得好了,一套的法寶也有單件法寶所不具備的優勢,算是各有千秋吧。但毓夙看著袋子裏的這套法寶,總覺得心中十分憂慮。

因為這法寶極具文曲星宮特色,它是一套書房用具。筆墨紙硯四樣基本套裝之外,還有一本詩經,一張古琴,一個四四方方的棋枰和兩個玉質的罐子,估計裏麵裝的是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