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獨自上天庭(2 / 2)

還沒來得及再問,那個神仙已經把毓夙帶到了後殿一處廂房,裏麵的人沒有正殿的多,不過房間也小,也是坐得滿了,帶路的神仙指了指最邊上的一個桌子,對毓夙說:“你先坐在那裏吧,初來乍到,隻幹點簡單活計,便把那些文卷依次整理,好留作存檔。”

說完他也不再理會毓夙,徑自坐在了一張桌子後麵,也開始提筆如飛。毓夙不敢站在原地發呆,連忙走到分給他的位置上,拿起堆成一堆的文卷,先看看這是什麼。

既然說了是凡間科舉考試的工作,那大概就是考試卷子吧。毓夙有點擔心自己看不了文言文,誰知道拿起來文卷,才發現那並不是什麼考試卷子,而是一張地圖。

這地圖就像是古代所有的地圖那樣,用簡單的線條勾出來一片土地,標上了山川河流,還寫著地名,沒有精確的比例尺,頂多能看出來圖上畫的這片地區不大。

和普通地圖差別最大的地方,是這地圖上麵一個個點,有的點是紅點,有的點是橙點,有的是黃點。不同顏色的點大小也有差別,這些點不算很密集,整張圖上紅點也就有二十多個,橙點比紅點少了一半,黃點最少,隻有兩個。

聯想到這是文曲星宮裏的地圖,這些點很有可能不是標注地點,而是指人,並且是讀書人。毓夙試探著用手指點上其中一個紅點,立即有一道信息傳到了他的腦子裏,衡陽石鼓趙氏諱圓,文氣九等。毓夙一愣,就有點明白了。

他又點了點一個橙點,也是一個地名加人名,隻是後麵的文氣是八等,而那兩個黃點的文氣分別都是七等。看來這張地圖其實是標注了天下讀書人到底有多少水平,製作成地圖的樣子,是按照地理分區,估計是為了方便整理。想出來這主意的人還蠻厲害的嘛。

毓夙在桌子上找了找,果然在一大堆文卷下麵找到了一本冊子,冊子翻開第一頁,是當今唐朝的都城長安,在長安的範圍內又劃分了十幾個小區域,底下各自空白著,都還沒有把整理好的地圖加進去。毓夙大概翻了翻這本冊子,上麵的地名不全,估計這隻是本分冊。

再看看其他人,有的在按照整理好的數據往地圖上點那些帶顏色的點子,有的和毓夙一樣,拿著本冊子在整理地圖,於是毓夙就差不多知道自己該幹什麼了。文卷堆上麵的幾張都是湖南地界內的,毓夙就先翻到湖南,一張一張對照著把地圖貼進冊子裏。

那地圖一碰到對應的地名,就立即被攝進了冊子裏,於是地名下麵的空白處就多了一個花紋形狀的標記,毓夙再碰碰那個標記,腦子裏就像是翻出了書來看,直接就讀到了那張地圖上的所有信息,衡陽石鼓地區所有讀書人的文氣水平就都列在了腦海裏。

這還真方便,不過就是不知道這些文氣水平的數據是怎麼來的,準不準。毓夙猜想,這個文氣水平可能是文曲星宮裏其他工作人員通過判卷得到的數據,因為之前,那個帶他進來的神仙說了他們是因為科舉考試才這麼忙的,估計就是因為要看科舉考試的卷子。

不過天庭也跟凡間一樣,通過科舉考試的卷子來判斷一個人的水平,這些讀書人還真是標準的“一考定終身”,也不知道天庭官員閱卷水平怎麼樣。

毓夙一邊想著一邊幹活,算不上一心二用卻也沒有全神貫注,所以做得不慢卻也不快。等他完成了桌上的一堆文卷的處理工作,屋裏其他人早就做完了,正悠閑地喝茶聊天,就剩下一兩個人還正埋頭苦幹,那些閑著的人也不說過去分擔一些工作。

等所有人都做完了,之前帶著毓夙過來,給他分配工作的神仙才站起來,朝所有人拱了拱手說:“諸位辛苦了,小神置酒犒勞諸位。”

屋裏其他人也都趕快站起來,紛紛道謝,有兩個人說“替大人分憂是我等榮幸”,剩下的幾個卻說“如此方不愧對閻君陛下信任,遣我等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