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出逃五莊觀(2 / 2)

他一邊說,一邊已經把那棵樹連根拔起,丟在了一邊。幾人環抱的一棵大樹轟然倒地,要說這動靜沒人聽見,傻子都不信,毓夙連忙說:“你偷吃人家的東西,還拔了人家的樹,你當人家是死人,任由你在他家搗亂?還是趕快跑吧。”

猴子聽了,立即讚同:“正是,怕待會兒那兩個惡童就要過來。”

說著,他一個轉身,從那棵倒伏的大樹上跳下來,收起金箍棒,連跑帶跳的就要翻牆走人,走了幾步,忽然想起什麼,回頭對毓夙說:“這下不好!你不說還要留下等那主人家回來?我等走了,豈不隻留你一個人在這裏頂缸?這等不講義氣的事,老孫不做!”

毓夙本來跟在猴子後頭,他一停下,毓夙差點撞上去,連忙閃開了,毓夙心裏後怕,不由得罵了猴子一句:“好好地你來個急刹車,我要是追尾了,你一身銅皮鐵骨,把我撞成骨折我叫你賠償三倍醫藥費!”

猴子討好地笑笑,毓夙又說:“我又不傻,惹了禍你們都走了,我偏偏要自己留下來,我還沒有那麼舍己為人,高風亮節。當然是要走一起走,不過你得想好怎麼跟你師父說。”

提到唐僧,猴子就又嘿嘿笑起來:“我那師父雖傻了點,也沒傻得不分好壞,他還知道護短那就能夠。待會兒老孫把實情告訴他,他頂多教訓幾句,必定跟著一起走。”

毓夙想想也是,唐僧就算不是護短的人,考慮到今後還需要猴子保護他上路,就不會幹什麼大義滅親的事兒。似乎《西遊記》書裏他也是猴子一勸就跟著走了,說是要念緊箍咒懲罰猴子,也隻是嚇唬嚇唬猴子而已,並沒有真念。

看來隻要是個人,都分得清遠近親疏,不管什麼正義也好道德也罷,為了外人而跟自家人作對的,畢竟是少數。毓夙跟猴子回去的時候,兩個道童還沒有罵完,不過這會兒猴子撒完了火,脾氣正好,那兩個道童罵他,他也笑嘻嘻地聽著,道童們就覺得沒趣了。

好不容易道童們罵得累了,轉身走人,猴子立即開始在唐僧麵前連哄帶勸地求他走人。猴子都說了他是一定要走,豬八戒在一旁幫腔,其他人表示默認,唐僧也隻好跟著走,不多時就離開了五莊觀,那兩個道童還沒發現果樹的事,也沒追上來。

走了整整一天,走出了萬壽山的範圍,猴子覺得這距離安全了,終於同意唐僧關於休息的要求,一行人找了片幹淨點的平地,收拾了一下準備歇一晚上。毓夙心裏歎氣,這一歇就要被鎮元子追上了,然後被他抓回去,這一天的路完全是白走了。

不過料想鎮元子是單等著他們這夥人逃跑,然後再從後麵追上來抓賊,不然他也回來得太快了點吧。不都說講道神馬的,一講都能講個三五十年,怎麼鎮元子去找元始天尊講道,去了三五天不到就回來了呢,果然是故意找個借口出去轉轉而已吧。

他正胡思亂想著,前邊山頭上就傳來一陣歌聲,毓夙抬頭一看,山道上正有個道士往這邊走,那道士一手拿拂塵,一手抱著個道筒,慢悠悠地踏著步,一副仙風道骨的模樣。

拂塵是道士和尚尼姑通用,拿來打掃神龕的清潔用具,道筒則是念經的時候,一邊唱一邊打拍子,類似樂器的玩意兒,這兩樣東西體積都不小,拿著很費事,一般在山裏趕路,神誌正常都不會隨身攜帶,鎮元子果然脫離實際生活,想裝個普通道士也裝不像。

不過唐僧對自家的同行和競爭者,道士這一行業也不太了解,或許他以為鎮元子這一身就是道士們的標準職業套裝,於是鎮元子跟他說“貧道起手了”,他連忙還禮,還覺得深山裏遇到了另一個出家人,這是森森地緣分,很高興地跟對方攀談起來。

可惜鎮元子的目的不是搭訕而是套話,說著說著,話題就變得不對勁了。唐僧剛說漏了嘴,說他們是從萬壽山過來的,猴子還沒來得及在後麵圓話,鎮元子就變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