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西遊始上路(2 / 2)

師徒兩個交流完了感情,猴子才轉向毓夙,問道:“你的樹還好麼?剛才山崩的時候,沒傷著你吧?拿來給俺瞧瞧,別碰著枝幹根莖了才好。”

毓夙把那棵縮小了的樹拿出來,舉到猴子麵前展示一番,說:“完好無損。隻是當年被你壓斷的主幹都長歪了,本來可以煉製一把飛劍,現在隻能煉成拐杖了。”

猴子心虛地笑了笑,轉移話題地說:“其實你瞧,你這樹上有點奇怪。長在下頭的那根枝條和生在上頭的那根,模樣差得很遠,該不會是你修煉的時候出了什麼岔子吧?”

毓夙聽了,仔細一看他的樹,果然是這樣。這棵樹自從被猴子壓斷了主幹,又被五行山蓋在上頭,趨光性作用下,隻能朝裂縫外麵歪著長。長了這麼多年,也隻長出來兩根樹枝,一根在根部朝上二三十公分的地方,另一根在最上頭,兩根樹枝離得很遠。

這兩根樹枝果然不論是樹皮還是樹葉,外型上都差得很遠。毓夙皺著眉仔細檢查一遍,沒覺得有什麼出了岔子的地方,整棵樹雖然多年無土栽培,但是生機勃勃的,少了一半還歪著脖子都比山坡上其他的樹長得好,像是綠玉雕琢的一樣,滿是靈氣。

既然不是修煉的問題,那……毓夙忽然有了個想法,這棵樹該不會是以前嫁接過吧?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同一棵樹上出現兩種不同的枝葉形態,要麼是病蟲害,要麼就是嫁接的產物。砧木和接條基因不一樣,就算長在一起,形態有差別也是理所應當。

如果是嫁接,那就可以解釋毓夙的樹為什麼上麵和下麵不一樣。下麵的砧木本來沒有側枝生長,可後來猴子壓斷了主幹,去除了頂端優勢,砧木部分就重新開始生長了。主幹部分是原本的接條,又生長出了上麵的那根枝條,而砧木也長出了一根枝條,兩者形態不同。

這解釋合乎情理,毓夙也就不再擔心,收起了樹,對猴子說:“沒事,我知道是怎麼回事了,不是你的問題,你也不用擔心我找你索賠。好了,現在該走了,你還不快點在前麵開路?等晚上還沒找到住的地方,你沒關係,你師父細皮嫩肉的就要受罪了。”

猴子聽了,不等唐僧吩咐,積極主動地朝前跑去開路了。唐僧也連忙爬上馬背,跟著一路向前。有了猴子開路,老虎來了打老虎,灰狼來了打灰狼,一路上沒什麼損失,還收獲了不少皮貨。晚上在山裏莊院借宿,第二天繼續上路,卻沒有第一天的順利了。

擋道的是老虎,猴子打死了老虎,唐僧很高興,並且覺得多了件皮貨,可以給猴子縫衣服穿,這是好事。擋道的是人,猴子打死了人,唐僧頓時就怒了,因為這是同類。

當然,猴子既不覺得老虎是他的同類,也不覺得人是他的同類,所以他覺得打死老虎和打死人性質沒有什麼差別,於是唐僧訓斥他的時候,猴子拒不認錯,並且離家出走,跑到不知道哪裏去玩了,把唐僧丟下來,分毫不管旁邊還有個其實也是妖怪的毓夙。

因為身邊還有人陪著,唐僧並不覺得坐在荒郊野嶺其實挺嚇人的,還有點想抓著毓夙吐苦水的意思。毓夙倒不是不理解他,三觀的差異一直存在於唐僧和猴子這對師徒之間,沒法說誰對誰錯,隻能說最後誰調.教了誰,但是讓毓夙做知心哥哥,毓夙實在做不來。

他也有點怕,一旦接了唐僧的話頭,唐僧就頓時變成了羅家英的唐僧,那樣的話,毓夙堅決要提前走,哪怕讓他在前麵趟雷,他都可以接受,但是男人的囉嗦,不能忍受。

於是毓夙趁唐僧看不見的時候,製造了點動靜,說了一聲“我去那邊看看”,然後就飛一般的走人了。反正唐僧在取到真經之前是絕對不會死的,毓夙一點都不擔心他。

毓夙其實也沒有目的地,在周圍轉了一圈,找到一條小溪,就在溪水邊停了下來。喝了點水,又找了個瓶子裝點水準備回去分給猴子跟和尚,毓夙正低頭接水,卻看見水麵上倒映著一個人影,並且那個人影竟然是他認識的人——不是猴子,也不是唐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