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杜金的建議
修行無甲子,自從毓夙回到五行山下,就勤學苦練,虛心求問,之前挑三揀四的毛病也沒有了,連孫猴子這麼粗心大意都察覺了變化,忍不住嘖嘖稱奇。
毓夙本來隻是照著跟孫悟空學的口訣練習,可某日想起那天趙朗給他的那些功法,從意識海裏找出來一看,卻覺得要比孫猴子的法術高明不少。
他見識有限,所知道的修行法門也就三種,孫猴子的,杜金的,還有就是趙朗的。
杜金的修行功法明顯是給鬼魂用的,毓夙雖然也可以算作是鬼魂,但他是穿越而來,附身樹上,很明顯區別於普通的鬼魂,杜金的功法就不適合他用;孫猴子的是學自菩提祖師,自然是好功法,隻不過太淺顯了。而趙朗送給毓夙的,雖然也不是完整的修行法門,但比起來孫悟空那裏隻有入門篇章,卻要好得多了,並且層次上也不比孫猴子的低。
猶豫再三,毓夙還是拿那部功法上麵的問題問了猴子和杜金,猴子是先天就會修煉,又不是仔細的性格,並沒有察覺毓夙修煉的不是他最初教導的東西;杜金則是城府深厚,就算察覺了也不多問,隻當不知道。毓夙問清楚了這功法沒問題,就幹脆學習起來。
這一學才知道,原來一部對口的好功法,對於修煉來說,竟然那麼重要。以前毓夙獨自在山上的樹裏,隻會簡單地吸收日月精華,修煉的結果雖然純粹,但是慢得像老牛拉破車。後來他跟著孫猴子學基本口訣,速度頓時快了一倍,這就夠讓毓夙吃驚了。
可學了趙朗給的功法之後,又頓時比猴子的口訣快了好幾倍,並且總覺得這功法處處都是比照著自己修煉的過程寫的,每當遇見了什麼困難,隻要翻腦海裏那部功法,就立即能得到答案,有了體會,也能在其中找到印證。毓夙忍不住想,難道趙朗也是樹妖修煉成仙?
越是修煉,毓夙越是感激趙朗。不論他是為了補償,還是為了賠罪,他給了毓夙這部功法,那就是天大的恩情。不過要是說到報答趙朗,每每看到那根竹管,還有竹管裏的心香,毓夙卻又不怎麼情願,還是不想做趙朗的記名弟子,他心裏就有點糾結了。
不論如何,在此間過了很多年,毓夙專心修煉,也算有所成就,修為增進,也學會了不少法術,起碼再遇見那個盯梢鬼,絕對一抬手就滅了他,不會再被他引到什麼陣裏。
而猴子每天百無聊賴,最開始他是跟毓夙進行交換,得到好處才教毓夙法術,到後來,為了讓毓夙和他說話,猴子積極主動並且誠懇耐心地求毓夙跟他學習,他是真憋壞了。
杜金過得最為享受,他的土地廟翻新了好幾回,又弄了幾個男女鬼魂,在他的土地廟裏給他做丫鬟仆役,生活得像地主老爺一樣。不過毓夙見識過蔡維彬的排場,猴子見識過玉帝和如來的排場,都表示這種土財主水準不值一提。
終於到了這一天,杜金接到了靈山青鳥送來的一封信,打開看了之後,就回轉自己的土地廟,開始收拾東西。收拾到一半的時候,毓夙到了門前,杜金就對著毓夙搖一搖手裏的書信,說:“那位有緣人再過旬日,就要到了,你我先做準備吧。”
所謂有緣人,就是能揭掉五行山上貼著的那張如來出品的封條的人,這人不是旁人,就是唐僧陳玄奘。毓夙聽了,心裏也是一跳,不知道是什麼滋味。
最初被猴子連累,壓在山下的時候,毓夙心裏怎麼可能不埋怨。連帶著杜金,他都有些怨念。後來三個人朝夕相伴,毓夙學習道法,猴子和杜金對他是傾囊相授,這份恩情,這些交情,有什麼怨念也都抵消了,隻剩下幾百年來彼此情誼。
現在說是再有十天,封條就能被揭下來了,毓夙心裏竟然有點不舍。封條一揭,猴子破土而出,去西天取經,以後功德圓滿。毓夙能把自己的樹弄出來,重獲自由。杜金也該調任他處,這五百年看守猴子,他的功勞足夠遷升到一個很好的地方了。
三個人未來都會很美好,可毓夙偏偏有點鬱悶。杜金瞧他這模樣,就伸手拍了拍毓夙肩膀,笑著說:“天下無不散的宴席,日後有緣,必定有再見的時候。倒是你,我還有一事未曾教你,你且說說,你日後有什麼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