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誤認冷靈玉
這府邸雖然隻是何宦官的一處外宅,可精裝修做得極為豪華,毓夙探了探金之氣,還真的感應到了,潛入那處散發著金之氣的地下室,裏麵擺得滿滿的,隨便打開牆角的一個小箱子,就是一片金光,怪不得竟然能聚集起金之氣,原來堆的都是黃金。
中原自古貧銀,黃金又太過珍貴,漢朝的通用貨幣其實是銅鑄的錢幣,大宗交易結賬才用黃金,白銀的使用相當少。毓夙想了想,還是朝擺在一邊架子上的東西動手。
這些堆放在箱子裏的金錠都有印記,毓夙雖然可以把這些印記抹掉,但是這樣一來,這些金錠就更顯眼了,因為現在所有的金錠鑄造的時候都帶有印記,沒有印記的明顯是私鑄,私鑄貨幣加上私自開采金礦,這兩樣罪名就足夠砍頭了。
所以這些金錠就算拿走了也不能用,即便是用來跟鬼怪買東西,但是金子這種東西,總有一天還是要回到凡人手裏的,就怕那時候這些金錠還是老樣子,那可就害了那些拿到金錠的人,帶著標記的錢不是那麼好花的,毓夙也不想賭這個可能性。
架子上的首飾玩件和擺設就不一樣了,隻要不帶標記,賣到當鋪裏換錢,也沒幾個人會揪著東西的來曆不放,古往今來當鋪都是銷贓的好去處嘛。而且能開當鋪的人,必定背景不凡,就算被揪住了,發現他們買下了被盜的物品,失主大多數時候也隻能自認倒黴。
這個何宦官看起來不像是有品位的人,他收藏的寶貝大多數都是金銀珠寶,毓夙掃了兩眼,迅速地從上麵揀出來那些沒有標記、造型沒那麼特殊,也沒有龍鳳麒麟這種皇家專用標誌的東西,變出來一張大手帕,把東西放上去包裹好,再把包裹變小,就往口袋裏丟。
臨走之前,毓夙未免有什麼遺漏,回頭又看了一眼,這一看不打緊,他發現,原來還有件好東西,他之前竟然沒看見。那塊玉璧擺在一個小角落裏,很容易就被忽視了,門口的角度卻正好能看見,那玉璧的玉質頂好,甚至有點些微的靈氣散發出來。
毓夙轉身伸手一撈,就把那塊玉璧拿在了手裏。玉璧倒不是很大,隻有巴掌大小,入手溫潤,雖然是祭器,肯定不好銷贓,不過毓夙實在喜歡,把那玉璧也收了起來。
從何宦官府裏出來,毓夙樂滋滋地回到城隍廟,單等晚上跟劉判官一起去鬼市。蔡城隍的確很忙,說是請毓夙吃飯,吃到一半他又走了,毓夙雖說不在意,也覺得這事略有點不太像樣,之後毓夙再說告辭,蔡城隍也沒有苦留,他確實沒時間招待,留客也沒必要。
晚上從鬼市回來,毓夙就準備趁夜離開洛陽。天下之大,即便現在隻是西漢末東漢初,也有很多名城。毓夙雖然不敢獨自遊曆名山大川,怕遇見了在山裏修行的高人,不過城市裏就很少有修為高深的人或者妖怪了,就像洛陽城,有城隍鎮守,邪魔外道興不起風浪。
入秋之後,白天漸短,很快就又入夜了。這一晚雖然是十五望日,但是天上陰雲密布,看不見月光,劉判官來到毓夙門前,神情有點憂慮,說道:“今晚是十五,鬼市又開,可望日無月,邪魔叢生,隻怕有些迷了心竅的會在鬼市上興事,兄弟們又要辛苦了……不過,想必那些小嘍囉不敢冒犯上仙,上仙前去鬼市,正好也能震懾一番。”
毓夙聽他說什麼邪魔叢生,也有點不安。再聽到後麵,更是汗顏慚愧,雖然劉判官叫他上仙,但是他對自己的本事卻沒什麼信心。
不過既然城隍廟會維持秩序,大概劉判官說的也隻是客套的奉承話,毓夙也不怎麼放在心上,點了點頭說:“好,這就走。”
出了城隍廟,往東是文星閣,也是一處神仙道場,供奉的是文曲星和文昌星兩位,文曲星又是祿星,所以大多數店鋪都擠在文星閣附近,想要借財氣利市,鬼市也是做生意的,自然不例外,就開在文星閣後頭的背街上。
劉判官在鬼市入口的欞星門下麵點了一道紙錢,這紙錢是城隍廟特製的,在陰間也能當作貨幣使用,燒給看守欞星門入口的小鬼,算是交“入場費”。
交了入場費,欞星門後麵寂靜冷清的街道頓時變成了喧鬧的街市,劉判官當先走進去,毓夙跟在後麵,也走過去,似乎跨越了一道帷幕,眼前的一切清晰起來,人正站在鬼市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