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穿越成桃樹(2 / 2)

於是毓夙開始專心回憶上學的時候學過的生物知識。讀書的時候他成績相當好,可中學畢業將近十年,那些知識在他考完試之後就幾乎從來沒用過,怎麼可能還記得一清二楚。

苦思冥想了半天,毓夙總結了僅剩的那點兒生物知識,得出結論:樹是從根部吸收水和礦物無機鹽,輸送給也在,然後葉子進行光合作用,把水和無機物轉化成有機物和能量,再輸送回根部,也就是說,隻要用根吸收,用葉子光合作用就能獲得能量。

至於根到底怎麼吸收,葉子到底怎麼光合,毓夙忘得一幹二淨,隻能讓“樹身”按照本能來。他的主觀能動性現在轉換成了不停地盯著自己的根默念“快點吸收快點吸收”。

~~~~~~~

前一天晚上,毓夙是念叨著“快點吸收快點吸收”睡著的,第二天早晨起來,他發覺,主觀能動性可能還真管點用。他覺得樹根的地方漲得厲害,就像是當年他還是人的時候,有次出去旅遊,跟丟了導遊身上又沒錢,從景點走了十公裏回到賓館,之後腳腫得發脹。

太陽已經出來了,毓夙又連忙念叨“快點運輸”、“快點光合作用”之類的,忙活了一整天,又到了晚上,他的精神頭竟然真的好了許多,比起前幾天的耷頭耷腦,一擦黑就想睡覺,今晚上一點困意都沒有,果然驗證了之前的猜想,沒精打采是因為能量不夠。

這種吃飽睡足的感覺讓毓夙心情大好,穿越之後,他一開始覺得難以置信,以為自己是在做夢,後來“屍體”被動物們吃了,又陷入了悲傷鬱悶,這幾天是緊張著怕這棵樹死掉,直到今天,終於找到了生存之道,脫離了生死掙紮,才第一次覺得充實滿足又高興。

月落西山,鉤如彎眉,是新月,光輝比較暗淡,就顯得漫天繁星,閃閃爍爍。這地方沒有人煙,所以環境很好,即便隻是新月,也能照出來模糊的樹影。毓夙看著月亮,忽然想,月光是反射太陽光,應該也能作為光合作用的原料吧。

樹木在晚間的時候是做呼吸作用,消耗白天生產的有機物,毓夙一想到明天早晨起來,可能這種吃飽的感覺就要變成饑餓的狀態,就覺得真是悲慘,他現在就像是俗話裏說的“狗窩裏存不住剩饅頭”,每天要為了維持足夠生存的能量而勞累,這生活還真朝不保夕。

要是哪天陰天,太陽沒出來,光合作用就沒那麼強,產生不了那麼多能量,到晚上豈不是又要回到前幾天那種昏昏欲睡的狀態?毓夙深切地覺得,那種半死不活的狀態真心可怕,他一點都不想再感受那種無力,他必須早早做好準備,積攢能量,應對突發事件。

所以,即便是晚上,即便月光比較朦朧,也應該利用起來。毓夙打起精神,也不管什麼碳三過程還是碳四過程,反正他的主觀能動性似乎挺管用,持續念叨,總有點收獲。

(碧注:這都是胡扯的啊……桃樹是碳三植物,絕對沒有碳四過程!)

夜晚過去,清晨再次到來,毓夙沒有感覺到“餓”,就是覺得有點累,不過太陽出來之後,他又打起精神。直到這一天又過去了,晚上又見新月,毓夙才忽然想,他這算不算是所謂“吸收日月精華”?植物光合作用利用日光月光,應該算是……吧。

那說不定,過個百八十年的,他多吸收點“日月精華”,還真能成樹精呢。毓夙想著想著,自己樂了,然後又歎氣,說不定,過明兒這地方搞開發,他就被砍了。而且桃樹的壽命似乎也沒那麼長,這棵樹瞧著也有十來年樹齡,真不知道還能再活幾年。

這想法悲觀,毓夙黯然了好一會兒,才又振作起來。不管是明天就會被砍,還是明年就活到頭,現在還活著,就先把這天過好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