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初,《踏足火星》首次出版,從那時起我就一直靠網絡自由撰稿為生。

一路走來,經我代筆的電子書數不勝數。我筆下的人物從健美模特到全球暢銷書作者,從佝僂的老太太到投資業巨賈,簡直是無所不包。

到目前為止,我認為自己做得還不錯。

我曾寫過一本暢銷書,叫做《精通oDesk:開啟你的自由職業時代》。這本書向人們展示了當前出現在自由職業領域的創新模式,並由此引導人們如何趁勢改變自己的生活。

電子書和獨立出版難道不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嗎?我堅信,身處這個喧囂又美妙的時代,每個人都應該撰寫並出版至少一本自己的電子書。

通常情況下,我偏好的寫作題材包括旅遊、遊戲、網絡營銷、個人/商業平台開發及健身。但就在我準備圍繞這些題材開始寫作之前,我接到了一項著實奇特的客戶要求,它涉及一個我此前從未接觸過的話題。

由於酬勞可觀,所以我順勢抓住了這次機會。沒想到,最後我竟然完全樂在其中。

事實上,這是我人生的一個轉折點。那時,客戶希望我能給某個億萬富翁寫個四千字長度的小傳。雖然我之前見過這位富翁,也聽說過他的事跡,然而當我深入地了解這個人後,還是被他的個人經曆所折服。這種感覺在我之前閱讀任何傳統紙質人物傳記時都沒有出現過。

我能夠不知疲倦地搜羅各類相關視頻、網絡文章、博客文章和訪談資料。當我完成這本書的時候,我覺得自己簡直對他知根知底!而且,這種精神上的連結為我注入了大量的創新激情。

從那以後,我就暗自期待有機會能研究另一個像他一樣的人,因為這種研究實在太過激動人心,也讓我對何謂“偉大”有了深刻的理解。

我永遠也不會忘記那項寫作任務。據我估計,傳記中的億萬富翁當之無愧地坐擁如此巨額的財富。當然,他的成功有一些運氣成分,這一點他也坦率地承認了。但是請不要忘記,將男人和男孩區分開的正是努力、奉獻、專注和癡迷。人們很容易對天才感到不屑,但這個男人的努力超出了你的想象,甚至隨著年紀的增長,他的勁頭也沒有鬆懈下來。

對此,美國《連線》雜誌總編輯克裏斯·安德森(ChrisAnderson)的形容非常到位。他稱這個男人的思維是:

“受非凡信念驅動的全係統設計思維”。

接下來,安德森在其文章中探討的,正是那個我苦苦追尋的特質。我一直想找到帶有如此特質的人,但我那時不知該如何表述自己的想法。安德森的文字恰巧形象地描繪出了這種特質:

“這個過程需要多種心理技能的整合,包括對技術可能性的深刻理解、強大的設計直覺、對潛在產品的經濟生態係統的準確掌握,以及了解潛在客戶想法的神秘能力……同時擁有這些特質的人實在罕見。”

誰能洞察潛在客戶,誰就能搶占市場。尤其在當今社會,一切網絡營銷的本質均是通過研究理想客戶的需求,進而誘導這些潛在客戶主動發現商家。

時間來到一個月後的某天晚上,我正懶洋洋地躺在沙發上,一邊大嚼著爆米花,一邊看著近期《每日秀》節目的重播。在那期節目中,臨近尾聲出場的嘉賓叫做伊隆·馬斯克。此前,我從未聽說過這個人,且覺得他的名字頗為怪異。

事後我才發現,這期節目對伊隆的采訪永遠地改變了我的人生。

2012年5月,那時我還沒有聽過關於這個男人的任何事情。然而,當時間來到2013年12月,他的知名度就已能同聯合國主席、美國總統及知名企業家相提並論。

在不到一秒的時間裏,我就知道自己不得不提筆寫《踏足火星》。為什麼?因為在我的靈魂深處,我隱約感到這本書將改變我的人生。而且在某種程度上,這種改變將比之前那本書帶給我的改變還要深刻。

事實的確如此。我無法解釋為什麼在如此短暫的時間裏,我就能清醒地預知馬斯克將重塑當代世界。可我就是知道。

我從沙發上跳了起來,爆米花散落一地。我調大電視機音量,這一舉動嚇壞了我年邁的母親。然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就這樣癡迷地坐在電腦前,搜索伊隆的消息。

起初,我並沒有打算把伊隆的事跡寫成電子書之類的東西。我隻是單純地想把它寫出來,因為根據過去的經驗,寫作的過程將會對我有所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