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修真奇才(2 / 3)

想起謝旭對修真還是比較陌生便繼續道:“修真,準確的來說應是叫丹道。就現所知道丹道學問到今天為止以經有五、六千年曆史。丹道修煉學問的創立,反映了我們民族不屈不饒,征服自然,維護生命尊嚴的偉大精神。幾千年的曆史長河中,無數大德大智、大隱賢哲聖者不計名利,不計得失,為征服自然;探索生命真諦付出了一生的精力。這一切奮鬥之目的也隻是為了我們人類能生活得更加美好,使我們人類不被天地自然所控製與擺弄。

丹道修煉是以自我們自已的生命體為實驗品,並建立在天人合一的思想上,以期完善我這個有缺陷的肉體生命與人生,希望能達到與完滿無缺的“天道”相融、相生。於是還可以這麼說,修煉者如果沒有決大之毅力與實踐精神,以及不計成敗得失的忘我精神,是很難全部成功的。所以,也可以說丹道學就是我們人類與大自然作鬥爭,並改造自然,完美人生的終極學問,其中積極向上的偉大奮鬥創造精神,更有甚於現代科學家們對於現代科學的汲汲追求。

現在有很多人說丹道的修煉根本就是虛假和不切實際的,並列出現代科技理論來解釋。但可以這麼認為,現代科技僅有數百年曆史,而丹道科學已有五、六千年曆史。現代科技之發達以及她所帶給我們的便利是舉世公認,無容置疑的,但是並沒有達到萬能之地步。現代科技並非達到能解釋天地宇宙間一切是非真相、真理奧義的地步。現代科技仍在自我完善與進步,這一點與丹道是不謀而合的。因為他們所奮鬥的目標是一致的。

但從某一種意義上說,現代科技是人類對困難的一種變相逃避,一種變相消極。因此,曾有修真界中曾有人戲稱現代發明創造是懶人的結果。比如:一段遙遠且崎嶇的路途,以至於是我們這個肉體生命用雙腳是難以完成跋涉任務的,於是我們動腦子,發明創造出代步工具如:馬車、自行車,繼而飛機等,以此輔助工具代替人類完成跋涉目的,如是形成了人對機械的依賴,人反成了機械的奴隸,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人的尊嚴已經喪失。

但是丹道科學並非如此,而是迎難而上,想辦法完善,不斷的追求完美自我的心靈以及肉體功能,使空間距離以至時間之箭都不能成為我們的障礙,不須借助外物,就能達到相同的結果。

現代科技是以外物作為實驗對象,丹道科學乃是以自我作為實驗對象。因此現代科技可以一代一代完善,一代一代的發展,能保持他的連續性。如果前人發明了某種機器,後人可以在此前人的成功基礎上完善發展,因此,現代科技的優點顯而易見,可以說是一種接力賽。而丹道科學則不是,如果前麵的前輩從頭開始,一步步驗證,直至成功,並將其方法與詳細過程記錄下來,而後人也隻能憑籍此方法,但開始的時候必定仍得從最初步開始,慢慢重新練起,花費的時間較長。接下來的後麵的人也是如此。所以說,丹道科學是一種個人獨立賽。因此,丹道科學雖有五、六千年曆史,但幾乎仍停留在開始之階段,隻留有一大堆前賢高真大隱對此方麵研究的大量文獻而已。

正因為這些原因,現代科技逐漸占住了主導地位,凡是有才能,學識與聰慧的人才絕大多數都投入到了現代科技的研究中,並不斷推動其進步,而丹道科學,沒有多少有人問津,正因為如此,使丹道漸漸消沉。但現代科技已經被人們所認同。隻要是研究現代科技的人,哪怕用盡一生也可能沒有攻克某一個難關,但還是會贏得絕大多數人的尊敬。可是,對丹道的研究者,如果沒能成功,雖然能夠引起世人的廣泛關注與崇敬以至盲目神化,比如:魏伯陽、張紫陽、呂純陽、張三豐、全真七子這些人,但也有終其一生,因為條件等不具備卻沒有能成功的人,這些先賢智者全都是是默默無聞的,不但未能得到人們給予他應有的尊敬,反而受到不斷的擊評和嘲諷。因此說,研究實證丹道,非是有超凡之見識、超凡之毅力,不計名利得失,功過是非的大丈夫,大英雄,大豪傑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