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梁益沛公卒五千人,五大夫將十人。沛公還,引兵攻豐。——司馬遷《史記》
=================================================================================
“當……”,項羽與龍一刀劍相交,雙方各自被自己的對手震的退後幾步,表麵看起來,而人是平分秋色,可是我內心卻震驚不已,昨晚喝酒時,項羽聽劉邦說我的這三個隨從武藝高強,今早非要拉著龍一來比試下不可。我本以為,龍一已經開始修煉“清風訣”第三層,我隻傳了項羽第一層心法,怎麼說,龍一也應該占上風啊,可沒想到,竟然項羽能與他打個平手,項羽這小子,真是個練武奇材啊!
“二哥,痛快啊,好久沒有全力與人交手啦,今天真是痛快!你的這位隨從,武功不錯啊,大哥、二哥,你們一定得在這多住些日子,我好跟這為龍大哥好好的切磋下”,項羽估計也是難逢敵手,好不容易來了個旗鼓相當的人,當然舍不得這麼早就放走。
劉邦苦笑了下:“三弟啊,實不相瞞,哥哥我現在遇到了點麻煩,我以前的一名手下,前不久反叛了我,現在占據了我的據點豐邑城,我久攻不下,如今,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了,本來,我投奔叔父(我們三人結拜,劉邦理所當然的稱項梁為叔父),是想跟叔父借兵五千的,幫我攻下豐邑城,如今,與三弟結拜兄弟,哥哥我也想多留幾日,咱們三個好好敘敘兄弟之情啊,可是,我手下的兵馬還在圍攻豐邑城,哥哥我實在放心不下啊!”
項羽聽了後,拍拍胸脯說:“大哥你放心,既然咱們三人已經結拜為兄弟,你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我呆會就跟叔父去講,也無所謂借不借兵了,讓叔父直接撥給你五千精兵供大哥調遣,算是我送大哥的禮物了!”
劉邦聽了大喜,連連道謝,項羽直接就去找項梁去了。項羽走後,劉邦得意洋洋的對我說:“先生,看來,這次可以白白得到五千精兵了。”
“大哥好手段啊,區區結拜一招,非常人所能做到啊”,我不鹹不淡的回了句。
劉邦臉皮有點厚,麵不改色道:“二弟取笑我了,三弟是真英雄也,二弟你智謀無雙,當年要不是你,我還做不了沛縣縣令,我是真心想與你們二人結拜的。”
我麵帶笑容直視著劉邦,一言不發,直到劉邦被我看得老臉一紅,尷尬的笑了聲,道:“先生莫怪,邦知錯了,邦的結拜,確實有私心的,望先生不要鄙視邦。”
“能伸能屈,才為大丈夫,是做大事的料子,良何來鄙視?做大事者,無須小節,將來這天下,必會落入沛公之手,這二弟,良是萬萬當不得,以後,項羽不在身邊的時候,良就以主公稱呼沛公吧。”,廢話,如果做劉邦的二弟,將來得了天下,還不得封個王爺什麼的,可是,看劉邦晚年對付那些異姓王的殘忍手段,我才不會傻得以二弟自居呢,況且,我又不想做什麼異姓王!
“先生萬萬不能稱呼邦為主公,以後,先生還是稱呼邦為沛公吧,邦能有今天,全因先生相助,邦的將來,也離不了先生。”,劉邦是聰明人,給聰明人講話,確實不用廢什麼口舌。
我也不再堅持,意味深長的問劉邦:“沛公覺得,我們這次借兵,已經勝券在握了麼?”
“先生之意是?”
“沛公別忘了,項梁還有個範增,此人的心計從他設計的‘刀山’就可看出可怕,項梁或許看不出你結拜的目的與野心,可這定逃不過範增的眼睛,他投項梁、設‘刀山’足以證明為了自己榮華富貴不惜一切,你想,他會容忍沛公你坐大,從而威脅到他麼?”
劉邦倒吸一口涼氣道:“先生教我!”
“不管借兵與否,今天項糧必會宴請我們,在宴會上,我們首先要做的一點是,打擊範增在項家軍中的地位,到時,由我來安排吧”,我內心歎了口氣,範增,對不起了,我把將來要發生的鴻門宴先預演一遍了,隻不過,這次我的目的不是要你的命罷了……